首页
高中物理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540706
3.4 波的干涉 (表格式)教案-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11-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4082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张
高二
,
必修
,
选择性
,
人教
,
物理
,
学期
课题 3.4 波的干涉 学科 物理 学段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年级 高二 教材 人教版(2019) 学生分析及教材分析 学生分析: 高中物理是学生接触波的干涉概念的重要阶段,学生在初中物理阶段已经学习了波的基本知识,如波的传播性质和波的特征。因此,学生对波的基本概念具备一定的了解。然而,由于干涉现象较为复杂,涉及到波的超前和滞后相位等概念,学生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困难。 教材分析: 本节课程是在学习了波的反射、折射以及衍射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了解波的特征,教材通过波的叠加这种普遍的物理现象,引起学生探究波的叠加规律的兴趣,从而引出波的干涉这种特殊叠加现象,学生要清楚波的干涉是一种特殊的叠加形式,发生波的干涉现象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要知道波的干涉规律。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理解两列频率相同的波才能发生干涉现象,并知道干涉现象的特点。 认识到干涉现象是特殊条件下的叠加现象,是波特有的现象。 3、通过观察波的独立前进、波的叠加和水现象,认识条件及干涉现象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 重点:波的叠加原理,波的干涉条件,干涉图样和现象,波的行射现象;波能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难点: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波的叠加原理。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理解什么是波的干涉现象,知道波发生明显干涉现象的条件。 科学思维:知道波的独立传播特点,理解波的叠加原理,知道波的干涉是波叠加的结果。 科学探究:知道波的干涉图样的特点,理解波形成稳定干涉图样的条件,知道振动加强点、减弱点的振动情况。 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 教学方法和手段 合作探究法、讲授分析法、多媒体演示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 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创设 问题 情境 引入 新课 教师呈现资料动图,学生带着下面问题观看多媒体课件视频和动图: 通过观看动图,说说在在平静的水面上,下落的雨滴激起层层涟漪,形成了复杂而美丽的图案。这种图案是怎样产生的?在介质中常常有几列波同时传播。两列波相遇时,会不会像两个小球相碰时那样,改变各自的运动特征呢? 活动方式: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自己思考,并以学习小组为一组讨论,讨论完成后,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活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进行总结,引出本课内容。 有目的的学习为引题做铺垫 一、波的叠加 提出问题:如果绳子的两端同时抖动,可能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演示:两列波相遇前各自向前传播,相遇时相遇区域的波形不同于两个独立传播的波形,相遇后两列波彼此穿过,继续传播。 教师可反复演示两列波同时传播的实验现象,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两列波传播过程中波形的变化情况,分析相遇区域质点的振动情况和合位移的大小。为了使现象更加清晰,可以对实验现象进行录像,再慢放展示。 总结:几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运动状态继续传播,在它们重叠的区域里,介质中的质点同时参与这几列波引起的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这就是波的叠加原理。 教师讲解波的叠加相关内容 1.波传播的独立性 2.波的叠加原理 3.加强点和减弱点 (1)有些点两列波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称为加强点; (2)有些点两列波振动情况完全相反,称为减弱点 PPT展示例题1并讲解 学生在上节课堂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一定的了解,铺垫本课所学知识。 二、波的干涉 PPT展示两列频率相同的水波相遇 提问:两列频率相同的波相遇时,在它们重叠的区域会发生什么现象呢?我们先观察下面的现象。 现象:两列频率相同的水波相遇后,在它们重叠的区域里出现了一条条从两个波源中间伸展出来的相对平静的区域和激烈振动的区域,这两种区域在水面上的位置是固定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曲线运动 高频考点梳理 专题练 2026届高考物理复习备考(2025-11-21)
功和功率???重力势能 高频考点梳理 专题练 2026届高考物理复习备考(2025-11-21)
机械能守恒定律 高频考点梳理 专题练 2026届高考物理复习备考(2025-11-21)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高频考点梳理 专题练 2026届高考物理复习备考(2025-11-21)
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 高频考点梳理 专题练 2026届高考物理复习备考(2025-11-2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