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新课导入 视频:灾害无情,家国有爱 视频时长:52秒 情境思考: 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地震无情,但人间有爱。在这场灾难中,社会各界众志成城,努力援助灾区人民,体现出了对生命的关怀和尊重。 第 八 课 生 畏 命 敬 生命可贵 ———总议题:如何理解“心存敬畏,行有所止”的生命态度? 自主学习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63-P66,思考以下问题,时间5分钟。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2.如何敬畏生命? 2008年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①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终结……我们会感到生命是 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2024年1月19日晚,方城县独树镇砚山铺村英才学校一宿舍发生火灾,事故造成13人遇难,4人受伤。 2022年2月4日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死亡人数已逾四十万。 以上图片反映人们遇到什么问题,你感受到了生命的哪些特点?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2)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 你感受到了生命的哪些特点?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①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意外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 ②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 ③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总 结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探究新知 2025年1月8日7时40分左右,一名婴儿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呱呱坠地。这是定日县6.8级地震后来自震中的第一位新生儿。 地震,虽然天灾无情;新生,见证生命坚强。 地震也阻挡不了新生命的降生! 请你说说地震中新生儿的降生说明了什么?这让你对“敬畏生命”有了怎样新的认识? 情境思考: 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万物的生长和生命的延续是宇宙天地间的重大法则。我们的生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效法天地自然,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是对我们的生命最好的珍视和善待。 探究新知 天地之大德曰生。 ———出自《易经 系辞上》 释义:万物的生长和生命的延续是宇宙天地的重大法则。 古文赏析 探究新知 除了人类的繁衍,世间万物的生长和生命的延续都需要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 此段文字强调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不违农时则五谷丰登,保护生态则鱼鳖繁衍,合理采伐则林木茂盛。它启示我们,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资源,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郴州市委组织部划拨1200万元党费用于支持防汛救灾抢险工作; 郴州慈善总会、郴州市红十字会等机构累计接受捐赠超过1100万元; 爱心企业湖南发通路桥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时间调派10余辆特种车辆和40多人前往资兴灾区支援,并捐赠近10万元物资; 湖南郴州籍央视主持人龙洋和李丹,分别为家乡灾情各捐款10万元并发声:“能出力的出力,能发声的发声。”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袁亚湘为家乡资兴捐款并发出爱心倡议;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江梦楠、羽毛球世界冠军林丹也为资兴发声,呼吁大家关注资兴灾情、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摩托车师傅运输老弱出村、带救援人员进村; 志愿者们一起搬运救灾物资,清理道路、帮助村民房屋淤泥; ...... 爱心接力 爱心接力 思考:以上社会各界人士的行为是对生命的什么体现? ②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 “仁者爱人”“推已及人”,要求我们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怀和善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