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47912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日期:2025-11-2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12055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第七,上册,九年级,人教,学年
  • cover
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下列能源中,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A. 潮汐能 B. 太阳能 C. 风能 D. 天然气 2.《梦溪笔谈》是一部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著作。书中有关“石油”的记载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惘惘而出 B. 雉尾挹挹:沾取之 C. 采入缶缶:瓦罐中 D. 燃之如麻 3.校园内不同场所经常使用一些图标。下列标志使用不当的是 A.投放矿泉水瓶的垃圾箱 B.办公楼走廊 C.存放酒精的试剂柜 D.卫生间洗手池 A. A B. B C. C D. D 4.下列现象的形成与化石燃料燃烧没有关系的是 A. 酸雨 B. 潮汐现象 C. 全球气候变暖 D. 臭氧层被破坏 5.家庭日常生活,安全重于泰山。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电器着火时,用水扑灭 B. 燃气泄漏时,打开抽油烟机通风 C. 油锅起火时,用锅盖盖灭 D. 高层住宅发生火灾,乘电梯逃生 项目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简易工具和材料设计并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灭火器”。使用时,将瓶子倒转,浓盐酸和浓溶液混合,二氧化碳和泡沫从小孔中喷出灭火。回答小题。 6.下列图标与本实验无关的是 A. B. C. D. 7.下列与该简易灭火器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使用浓的反应物是为使反应更剧烈 B. 不可用于扑灭用电器起火 C. 小木条是方便盐酸迅速倒出参加反应 D. 该简易灭火器可重复使用 8.乘坐高铁时,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A. 携带酒精喷雾消毒 B. 按指示标志有序上下车 C. 用湿毛巾擦拭带电插座 D. 在车厢内点燃檀香 9.干垃圾焚烧可用于发电,焚烧前一般需粉碎处理。粉碎的目的是 A. 缓解温室效应 B. 使可燃物分子变小 C. 使其充分燃烧 D. 减少参加反应的氧气量 10.在一次家庭小实验中,当点燃装有半杯水的纸杯时,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A. 纸杯着火点变低 B. 温度低于着火点 C. 与氧气接触面积太小 D. 纸杯不是可燃物 11.人工光合固碳装置通过电化学手段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B. 该反应可以减缓温室效应 C. 该反应的生成物有3种 D. 氧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发生改变 12.下列劳动实践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 烧烤时架空木柴 提供充足的氧气 炒菜时油锅着火倒入大量青菜翻炒 隔绝氧气 在厨灶上方安装天然气报警器 天然气易燃且密度小于空气 实验台上酒精燃烧用湿抹布扑盖 降低酒精着火点 A. A B. B C. C D. D 13.我国自主创新的煤制油技术以煤为主要原料生产油品和化工产品。下列表述中不合理的是 A. 减少煤燃烧产生的环境污染 B. 提升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C. 煤是一种低碳环保的新能源 D. 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石油资源短缺问题 14.如图为甲烷,天然气主要成分的转化和资源化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转化①属于化合反应 B. 转化②中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 转化③中催化剂不需要不断添加 D. 转化④在常温下进行,可采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的发生装置 15.为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将氧气通入V形玻璃管中,观察到热水中未燃烧的白磷开始剧烈燃烧。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白磷的着火点高于 B. 热水有隔绝空气的作用 C. 燃烧通常需要氧气 D. 该装置体现绿色化学理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6.燃料的发展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酉阳杂俎》记载:“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上如漆,采以燃灯极明”。《梦溪笔谈》记载:“子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 “石脂水”即石油,是一种_____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密度比水_____。 “扫其烟为墨”,产生黑烟的原因是_____。 在现代根据石油中各成分_____不同可分离得到液化石油气,写出其成分之一丙烷燃烧生成和的化学方程式:_____;将有刺激性气味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