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47914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日期:2025-11-2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13936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第六,上册,九年级,人教,学年
  • cover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是我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下列关于笔墨纸砚的制作工艺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竹作笔杆羊毛为毫 B. 杂木烧炭集烟成墨 C. 浆压薄片晾干成纸 D. 开石磨光做成砚台 2.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 石墨 B. 木炭 C. 干冰 D. 3.下列选项中,不利于落实碳达峰理念的是 A. 旧衣物回收再利用 B. 在实体店购买饮品时自带杯子 C. 电脑不使用时处于待机状态 D. 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正确的是 A. 组成:由C和组成 B. 性质:与CO相似,能与CuO反应 C. 用途: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 D. 制取:实验室采用木炭燃烧获得 5.温室效应起到对地球保温的作用,下列气体中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是 A. B. C. D. 6.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与解释说明相符的是 选项 日常生活 解释说明 A 用铅笔写字 石墨具有导电性 B 节约用电 践行低碳生活理念 C 用木炭烧烤 利用木炭燃烧产生火焰 D 用碳素墨水作画 碳呈黑色 A. A B. B C. C D. D 7.实验室制取,下列试剂、装置、检验和验满错误的是 A. 选择试剂 B. 发生装置 C. 检验 D. 验满 8.关于下列物质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 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 B. 金刚石用作玻璃刀 C. 用于人工增雨 D. 一氧化碳用作家庭燃料 9.鉴别CO、、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B. 将澄清石灰水分别加入瓶中 C. 将紫色石蕊溶液分别加入瓶中 D. 用空气球检验三种气体的密度 自然界中,天然金刚石较少。人工合成金刚石通常需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才能进行。近期,科学家在一个标准大气压、条件下,将硅熔入镓、铁、镍组成的液态金属中,通入甲烷气体,硅与甲烷反应生成四氢化硅和石墨,石墨在液态金属表面转化成金刚石薄膜,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小题。 10.下列有关生成石墨的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 从宏观上看,甲烷由碳、氢元素组成 C. 该反应中生成了新的原子 D. 给人造金刚石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11.下列有关“人造金刚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过程,物质结构发生了变化 B. 人造金刚石和天然金刚石的化学性质相同 C. 金刚石的硬度比铁的硬度大 D. 完全燃烧时不产生二氧化碳 12.图甲、乙所示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甲实验说明石墨有导电性 B. 图乙瓶中红棕色气体变为无色 C. 图乙反应过程中压强不变 D. 图乙实验说明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中 13.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创新实验。实验时,先加热炭粉,一段时间后,将酒精灯移至CuO处加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装置中的酒精灯可以改为酒精喷灯 B. 气球可以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C. 反应过程中,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固体 D. 装置中发生反应: 1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B 除去中混有的少量CO 点燃 C 证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将冷碟子压在燃着的蜡烛火焰上 D 除去氧化铜中的碳粉 通入一氧化碳,加热 A. A B. B C. C D. D 15.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方案 目的 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 证明碳具有可燃性 验证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比较水和澄清石灰水吸收的效果 A. A B. B C. C D.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6.《千里江山图》是我国传世名画之一,北宋画家王希孟将炭黑、赭石、孔雀石、蓝铜矿等矿物颜料用在不同的画层。 画作使用水墨打底,保存千年而不变色,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焦炭能燃烧 B.焦炭和石墨不是同一种物质 C.焦炭在物质分类上属于单质 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_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