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人口分布 1935年中国人口分布 胡焕庸是我国人口地理学的奠基人。1928年,胡焕庸从法国归来,便投入我国的人口地理的研究。 …… 他用每点代表1万人,将这套数据表达在地图上,共有将近5万个点。1935年胡焕庸根据点的密度,绘出了我国第一张人口分布图。 80多年后…… 时隔80多年,我国的人口总数已增长了近两倍,然而,“胡焕庸”线所划分的我国东南部和西北部的人口比例并没有多大变化。 注:人口密度以县级行政区划为计算单位,截至2016年底。 李克强之问:“胡焕庸线”怎么破? 李总理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 2014年11月27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博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指着中国地图上的“胡焕庸线”说,我国94%的人口居住在东部43%的土地上,但中西部如东部一样也需要城镇化。我们是多民族、广疆域的国家,要研究如何打破这个规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让中西部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分享现代化。 观点碰撞 发表观点,提出论据 南海诸岛 辩题:在未来一段时间,“胡焕庸线”能否被打破,并向西北方向移动?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 人文地理环境 气候 地形 水资源 土壤 矿产资源 经济 社会 历史 文化 科技 植被 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地理因素(教材P6) 因素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案例 气候 气温 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季节更迭鲜明,适宜开展多种生产活动 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区人口稠密。 热带地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气候凉爽、降水相对适中的高原、山地地区 降水 主要通过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一般来讲,降水多、人口密集,降水少、人口稀疏 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地理因素(教材P6) 因素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案例 地形 平原和低地 多集中在平原和丘陵地区,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集中了世界80%以上的人口 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高山和高原 土壤贫瘠,交通不便,气候寒冷,风力较大,人口较稀疏 水资源 沿河、沿湖地区人口稠密。越是干燥地区,水对人口分布影响越大。 我国西北干旱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水资源充足的绿洲地区 土壤 主要通过农业发展间接起作用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开发引起人口聚集 大庆油田、攀枝花铁矿的开发 人口稀少区域 地形 水文 土壤 植被 气候 亚马孙平原 青藏高原 撒哈拉沙漠 格陵兰岛 1. 想一想,下列人口稀少区域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在表格中画圈,教材P6活动) 深化探究 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例如,我国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的恒河平原,都是人口密集的地区。 1.地形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在云南的热带及其边缘地区,人口垂直分布状况与国内其他地区有所差异。例如:南定河的河谷平原,尽管地势低平,但过热过湿,排水不畅,加上草木繁茂,疟疾对人体健康构成很大威胁,因此人口分布较少;元江中游河谷平原地处雨影区,气候燥热,人口也不多。相反,在当地海拔适中的山地和高原,气温和降水适中,排水通畅,疟蚊危害明显减轻,人口分布较为稠密。 (1)在青藏高原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如青海的河湟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中游及拉萨河谷等,而其他地区人口则非常稀少。议一议,青藏高原与云南的热带及其边缘地区相比,两者人口垂直分布模式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在热带地区,人口稠密的地方通常不在平原地区,而在山区和高原。读图1-2,对照世界地形分布图,找出能够说明这一地理现象的实例。 地形和气候综合影响的结果 深化探究1 材料1:巴西人口达2亿,但亚马孙河流域(亚马孙平原)的人口却非常少。巴西在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