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50531

【议题式教学】3.2 与世界深度互动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2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188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4-2025,九年级,法治,道德,统编,学年
  • cover
《与世界深度互动》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了解中国对世界的多方面影响,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实践的认同,树立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2.道德修养:理解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培养尊重不同文明、包容差异的道德品质,自觉践行 “和而不同” 的理念,提升跨文化交往中的道德素养。 3.责任意识:认识到青少年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文明交流中的责任,树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的责任担当。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从文化、经济、政治、全球治理四个维度,清晰阐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2.学会如何对待外来文明? (二)教学难点 1.理解文明交流互鉴对自身文明发展、世界文明进步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中国的全球好感度 ——— 引发兴趣,切入主题 1. 教学行为 (1)展示材料:呈现新华社报道内容,包括 “中国全球好感度与去年相比增加 5 个百分点、净好感度评分 8.8、超越美国” 等关键数据,配合 “中国国际形象持续向好” 的相关表述。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结合生活经验,你觉得中国为何能获得世界‘好评’?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体现在哪些方面?”。 (3)引入课题:总结学生观点,指出中国的全球好感度源于与世界的深度互动,进而引出本节课主题 ———《与世界深度互动》。 2. 设计意图 以权威媒体数据为切入点,直观呈现中国国际形象的积极变化,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结合自身认知初步感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为后续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二)议题一:中国向世界递出哪些 “东方名片”?——— 探究中国对世界的影响 1. 情境活动 1:“永” 字书法体验与寓意猜想 (1)教学行为 ① 让学生尝试书写 “永” 字,感受汉字形态; ② 提问:“从‘永’字的字形来看,大家能猜想它有哪些美好寓意吗?”,组织学生同桌间交流 1 分钟; ③ 展示清华大学黄天树教授的观点:“‘永’字形态如水波荡漾,象征时间流动与历史延续,寓意中华文化绵延不绝、持久影响力,也承载持久合作与友谊的期望”,明确 “永” 字的核心内涵。 (2)设计意图 通过书法实践,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华文化的载体 ——— 汉字的魅力,初步理解 “永” 字的文化寓意,为后续分析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奠定文化视角基础。 2. 议学任务 1:视频分析 ——— 国漫如何体现 “永” 字(4 分钟) (1)教学行为 ① 播放关于中国国漫的短视频(2 分钟); ② 提出议学问题:“视频说明了什么现象?国漫是如何体现‘永’字(中华文化绵延、持久影响力)的?”,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2 分钟; ③ 邀请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视频体现 “中国国漫走向世界,受到国际关注” 的现象;国漫通过挖掘传统文化素材(如神话故事、诗词文化),将中华文化基因融入现代叙事,让中华文化在国际传播中延续生命力,体现 “永” 字的绵延与持久。 ④ 同步梳理笔记 1: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 外国人有更多机会、更强烈意愿接触中国文化,感受魅力、接受熏陶。 (2)设计意图 通过国漫案例,让学生从流行文化角度感知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理解 “永” 字在文化传播中的体现;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笔记梳理帮助学生明确核心知识点。 3. 议学任务 2:“一带一路” 云南实践 ——— 如何体现 “永” 及意义(4 分钟) (1)教学行为 ① 展示 “一带一路” 云南实践的视频材料(如中老铁路、云南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合作、文化交流项目等); ② 提出议学问题:“‘一带一路’的云南实践是如何体现‘永’字(持久合作、绵延影响)的?有何意义?”,给予学生 3 分钟小组讨论时间; ③ 引导学生发言,教师总结:云南通过长期稳定的基础设施联通、贸易合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