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52331

第2组 红色记忆--2026北京中考语文专题练(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5-11-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5793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组,红色,记忆,--2026,北京,中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北京中考语文专题 第2组 红色记忆 2025海淀一模2025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暨长征胜利89周年。通过搜集材料,你所在的学习小组准备制作以“薪火长征”为主题的展板。现在你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完善展板内容。 前言:地球上的“红飘带”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也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实践。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6万余名将士,勇毅出征,在中华大地留下了一条蜿蜒两万五千里的“红飘带”,书写了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五岭山脉逶迤起伏,红军突破重重封锁;遵义会议拨云见日,正确决策奠定胜利根基;大渡河波涛翻涌,勇士们前仆后继,跨跃天险……后来,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将这段历史记录在他的作品中,以客观的笔触向世界展现了红色中国的真实面貌。如今,硝烟已散,这条地球上的“红飘带”愈发鲜艳,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传递着信仰的力量,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丰碑。 1.小组成员请你确认文段中加点词语是否有错别字。你根据词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因为表达的是“气魄宏大,气势豪迈”的意思,所以“气壮山河”一词中有错别字。 B. 因为表达的是“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意思,所以“逶迤”一词中有错别字。 C. 因为表达的是“冲破黑暗,见到光明”的意思,所以“拨云见日”一词中有错别字。 D. 因为表达的是“越过某一地区的界限”的意思,所以“跨跃”一词中有错别字。 2.小组成员对文段中提到的埃德加·斯诺的作品很感兴趣,这部作品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分) 【答案】1.D 2.红星照耀中国 【解析】 1.根据“越过某一地区的界限”的意思,可知应写作“跨越”。故选D。 专栏一:长征印记 长征途中,那些处处可见的“长征印记”以不同形式讲述着可歌可泣的长征故事。遵义会议纪念馆内,泛黄的照片与手迹,让人仿佛看到当年与会同志激烈辩论的场景;长征历史步道上,石板上的斑驳印记、峭壁上的累累弹痕见证了红军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红军村中,珍藏的红军旗帜、静默的支前雕塑,无声地诉说着军民同舟共济的鱼水深情;长征沿线的山间、村落,红色歌谣美不胜收,成为“红飘带”上独特的诗意音符……这些“长征印记”的意义深远,不但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情感纽带,而且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它们让长征故事代代相传,让长征精神融入民族血脉,为时代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 3.你检查文段中使用的成语后发现,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 可歌可泣 B. 艰苦卓绝 C. 同舟共济 D. 美不胜收 4.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修改。(2分) 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3.D 4.这些意义深远的“长征印记”,不但是历史的真实记录,而且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情感纽带。 【解析】 3.“美不胜收”指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该词多形容景物,用来形容歌谣不合适。故选D。 4.首先,画线句的主语“意义”与宾语“情感纽带”“真实记录”搭配不当,应将主语改为“这些意义深远的‘长征印记’”。其次,从上下文逻辑关系来看,这些“长征印记”首先是记录了历史,在此基础上才建立了过去与现在的联系,应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情感纽带”与“历史的真实记录”互换位置。 专栏二:生态廊道 如今的长征路,已成为一条葱郁绵延的生态廊道,焕发出新的生机。①在云、贵、川三省协同立法、协作保护下,赤水河书写出生态治理的新篇章。②碧水重现、百鸟归栖的生态长卷,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极佳诠释。③长征出发地之一长汀,因地制宜,实现“荒山披绿”;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