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52383

第6组 科技活动--2026北京中考语文专题练(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5-11-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5778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6组,科技活动,--2026,北京,中考,语文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北京中考语文专题 第6组 科技活动 2025海淀二模 2025年5月,学校举办了科技节活动。校报小记者撰写了一篇报道科技节的公众号推文。现在你根据编辑组成员的意见完善。 活动概况 创新的热情在初夏高涨,探索的号角已然吹响,我校以“科技无界,创新有我”为主题的科技节盛大启幕。本次活动打造了“前沿科技体验”“趣味创新挑战”“社团成果秀场”三大特色板块,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科技盛宴。这场科技与青春交织的嘉年华,让同学们在思维碰撞中激发创造潜能,在实践互动中采撷科技硕果。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小记者的脚步,共赴这场汇聚智慧的校园科技之约吧! 1.小组成员请你确认文段中加点词语的读音和字形。你根据词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因为表达的是“情绪饱满”的意思,所以“高涨”中的“涨”应读“zhàng”。 B. 因为表达的是“活动开始”的意思,所以“启幕”一词中有错字。 C. 因为表达的是“摘取,收获”的意思,所以“采撷”中的“撷”应读“xié”。 D. 因为表达的是“集合在一起”的意思,所以“汇聚”一词中有错字。 2.小组成员讨论如何理解文段中画横线的“嘉年华”,请你根据语境作出解释。(2分) 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1.C 2.示例:集知识性、创新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技盛会。 【解析】 1.A选项“高涨”的“涨”为动词,应读“zhǎng”;B选项“启幕”无错误;D选项“汇”“聚”二字均有集合之意,无错误。故选C。 前沿科技体验 在虚拟现实体验区,同学们头戴VR设备,时而成为“星际探险家”,在浩瀚宇宙中追踪行星轨迹;时而成为深海访客,与光影构建的鲸群并肩遨游。全景渲染、动作捕捉、实时交互等技术的结合,让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呼之欲出。人工智能互动区同样人气爆棚,智能机器人踏着鼓点,摆臂,扭胯,旋转……动作控制得恰到好处;在成语接龙、逻辑推理等游戏中,面对同学们设计的复杂难题,机器人通过海量信息检索和严谨的思维推导,条分缕析,一一破解。这些活动打破了传统科普的单向传播模式,让抽象的理论知识从书本走向生活,令人耳目一新。 3.你检查文段中使用的成语后发现,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 呼之欲出 B. 恰到好处 C. 条分缕析 D. 耳目一新 【答案】3.A 【解析】 3.“呼之欲出”形容所描绘的人物形象生动逼真,又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文段中,“呼之欲出”作“场景”的谓语不合适。故选A。 趣味创新挑战 在挑战现场,同学们大胆尝试①各展所能。这边,“纸桥承重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②有的同学熟练地折叠纸张,利用三角支撑结构增强纸桥的稳定性;有的同学聚精会神地加粗桥墩,用多排圆柱形卷筒提高纸桥的承重能力。那边,挑战者化身“灌篮高手”,通过调试控制程序,向机器人发出指令,让机械臂托起篮球精准投篮。这些活动增加了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在文段中①②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 ①, ②。 B. ①、 ②: C. ①、 ②。 D. ①, ②: 5.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修改。(2分) 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4.D 5.这些活动加深了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解析】 4.①前后内容为并列谓语,应用逗号;②前后语句呈总分关系,应用冒号。故选D。 5.第一个分句中动词“增加”与宾语“理解”搭配不当,可将动词改为“加深”。第二个分句中的两个动词“培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