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53848

21.文言文阅读(日常生活) 试卷(含答案解析)-【2026精准备考】(2023-2025)三年中考真题精选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8次 大小:2415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6,真题,中考,三年,2023-2025,备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文言文阅读(日常生活)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综合性学习 (2023·浙江丽水·中考真题)班级开展“梦回繁华”单元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阅读典籍,游繁华之地 东京梦华录(节选) 〔宋〕孟元老① ◎酒楼 白矾楼,后改为丰乐楼,宣和间更修。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各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初开数日,每先到者赏金旗,过一两夜则已。元夜,则每一瓦陇中,皆置莲灯一盏。内西楼后来禁人登眺,以第一层下视禁中②。 ◎民俗 加之人情高谊,若见外方之人为都人凌欺,众必救护之。或见军铺收领到斗争公事,横身劝救,有陪③酒食檐④官方救之者,亦无惮也。或有从外新来邻左居住,则相借借动使⑤、献遗茶汤、指引买卖之类。更有提茶瓶之人,每日邻里互相支茶,相问动静。凡百吉凶之家,人皆盈门。 ◎七夕 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又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⑥。儿童辈特地新妆,竞夸鲜艳。 【注释】①孟元老:北宋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人,曾任开封府仪曹,在东京居住二十余年。金灭北宋,孟元老南渡,常忆东京之繁华,撰成《东京梦华录》。②第一层下视禁中:第一层即丰乐楼的最高层。禁中即皇宫。③陪:同“赔”,赔偿,偿还。④檐(dàn):同“担”,承担。⑤相借借动使:借同“借”。动使,各种日用器具。⑥磨喝乐:宋代儿童玩具人偶。 1.作者以不加文饰的语言记录旧都的风土人情。阅读下面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1)则相借借动使、献遗茶汤、指引买卖之类。(从“献遗”二字的意思,可以看出怎样的邻里关系?) (2)又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效颦”原指不善模仿,弄巧成拙。在这个句子中,“效颦”是否含有贬义色彩?请简要分析) 2.《东京梦华录》被认为是了解宋代生活的时空门。节选的材料能否表现出北宋东京的“繁华”?结合材料分析。 3.同学们发现,同是写北宋末年人们的基本生活状态,《水浒传》和《东京梦华录》可以参照阅读。参考下列角度,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角度一:酒楼里的水浒故事与酒楼上的东京盛况 角度二:《水浒传》的侠义精神与《东京梦华录》的“人情高谊” 角度三:…… 活动二:阅读诗词,析宋人品性 宋人咏梅诗词选读 点绛唇·雪中看西湖梅花作〔宋〕朱翌 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亚①。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归来也,风吹平野,一点香随马。 (选自《宋词鉴赏辞典》) 宋代咏梅诗词集句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苏轼《红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 _____,_____。 ———陆游《卜算子·咏梅》 【注释】①亚:通“压”。 4.唐人甚爱牡丹,宋人最喜梅花。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1)朱翌《点绛唇·雪中看西湖梅花作》中“雪花飞下”一句,有人理解为雪花落下,有人理解为梅花飘落。你认同哪一种理解?请根据词的内容说明理由。 (2)“一点香随马”让同学们联想到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词句,请将这两句默写在“集句”横线上。 (3)宋代文人为何如此喜爱梅花?回顾教材所学,结合以上材料,探究原因。 附:统编教材宋代诗文整理 文 范仲淹《岳阳楼记》 周敦颐《爱莲说》 欧阳修《醉翁亭记》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诗词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等4首 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陆游《卜算子·咏梅》等3首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4首 文天祥《过零丁洋》等2首 另有李清照等所写诗词共10首 活动三:单元整合,探“梦回繁华” 5.《东京梦华录》《清明上河图》带着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