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材知识解读·讲透重点难点·方法能力构建·同步分层测评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实验活动1 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学习目标 1.能通过改变反应物或产物的浓度,探究浓度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通过改变温度条件,探究温度改变对化学平衡影响,达到对化学平衡的本质性理解。 2.通过分析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总结外界条件改变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建立对化学平衡移动的认知模型,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控制变量、对比等科学方法,发展归纳和推理能力,学会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 重点和难点 重点: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及其应用。 难点:控制变量、对比等科学方法。 【实验目的】 1.认识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对比等科学方法。 【实验用品】 小烧杯、大烧杯、量筒、试管、试管架、玻璃棒、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两个封装有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圆底烧瓶。 铁粉、0.05 mol·L-1 FeCl3溶液、0.15 mol·L-1 KSCN溶液、0.1 mol·L-1 K2Cr2O7溶液、6 mol·L-1 NaOH溶液、6 mol·L-1 H2SO4溶液、0.5 mol·L-1 CuCl2溶液、热水、冰块、蒸馏水。 【实验步骤】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FeCl3溶液与KSCN溶液的反应 (1)在小烧杯中加入10 mL蒸馏水,再滴入5滴0.05 mol·L-1 FeCl3溶液、5滴0.15 mol·L-1 KSCN溶液,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将混合均匀的溶液平均注入a、b、c三支试管中。 (2)向试管a中滴入5滴0.05 mol·L-1 FeCl3溶液, 向试管b中滴入5滴0.15 mol·L-1 KSCN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与试管c进行对比。完成下表。 实验内容 向试管a中滴入5滴0.05 mol·L-1 FeCl3溶液 向试管b中滴入5滴0.15 mol·L-1 KSCN溶液 实验现象 红色加深 红色加深 结论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3)继续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铁粉,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完成下表。 实验内容 向试管a中加入少量铁粉 向试管b中加入少量铁粉 实验现象 红色变浅 红色变浅 结论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因为2Fe3++ Fe===3Fe2+,c(Fe3+)减小] 2.在K2Cr2O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H2O2CrO42-+2H+ 取一支试管,加入2 mL 0.1 mol·L-1 K2Cr2O7溶液,然后按下表中的步骤进行实验,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判断平衡是否发生移动及移动的方向。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向试管中滴加5~10滴6 mol·L-1NaOH溶液 黄色加深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2)向试管中继续滴加5~10滴6 mol·L-1H2SO4溶液 橙色加深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在CuCl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4Cl-+4H2O ΔH>0 分别取2 mL 0.5 mol·L-1 CuCl2 溶液加入两支试管中,将其中的一支试管先加热,然后置于冷水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与另一支试管进行对比。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加热试管 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2)将上述试管置于冷水中 溶液恢复蓝色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2.取两个封装有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圆底烧瓶(编号分别为1和2),将它们分别浸在盛有热水、冷水的大烧杯中,比较两个烧瓶里气体的颜色。将两个烧瓶互换位置,稍等片刻,再比较两个烧瓶里气体的颜色。完成下表(2NO2N2O4 ΔH<0): 烧瓶编号 1 2 实验步骤 (1)置于热水 (1)置于冷水 实验现象 红棕色加深 红棕色变浅 实验步骤 (2)置于冷水 (2)置于热水 实验现象 红棕色变浅 红棕色加深 结论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降低温度,平衡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