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54119

第四章 第一节 原电池 第1课时(含答案)高二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2025-2026】高二化学同步备课学案(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5-11-28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5次 大小:40709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备课,2019,必修,高二,化学,同步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材知识解读·讲透重点难点·方法能力构建·同步分层测评 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第一节 原电池 第1课时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教习目标 1.以锌铜原电池为例,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会书写其电极反应式。 2.进一步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认识从简单原电池发展到带有盐桥原电池的过程变化,并能理解带有盐桥原电池的实用性。 重点和难点 重点: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工作原理、能量转换及应用。 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知识点一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实验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实验4-1】课本P96 实验步骤:如图所示,将置有锌片的ZnSO4溶液和置有铜片的CuSO4溶液用一个盐桥连接起来,然后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接起来,并在中间串联一个电流表,观察现象。取出盐桥,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有何变化。 实验现象:有盐桥存在时,锌片表面逐渐失去光泽,铜片上逐渐覆盖一层光泽的亮红色物质,电流计指针偏转。没有盐桥时,电流计指针回零,锌片和铜片上均无变化。 实验原理:锌片(负极):Zn-2e-=Zn2+(氧化反应);铜片(正极):Cu2++2e-=Cu(还原反应); 总反应:Cu2++Zn=Cu+Zn2+ 实验结论:盐桥中的电解质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连成一个通路,并使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完全分开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避免了电流损耗。 实验说明:①盐桥通常是装有饱和KCl琼脂凝胶的U形管,溶液不会流出来,但离子则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 ②单液锌铜原电池实验,除了上述现象外,溶液的温度会略微升高,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 2.原电池的概念及本质 原电池是把 转化为 的装置,其反应本质是 。 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4.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知识点二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原电池有两个电极,一个是正极,一个是负极,判断正负极的方法是: (1)由组成原电池两极的电极材料判断:在原电池中,一般相对活泼性较强的金属为原电池的 极,相对活泼性较差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原电池的 极。 (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判断: 是由正极流向负极,而 是由负极流向正极。 (3)根据原电池内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流动方向:阳离子移向的极是 极,阴离子移向的极是 极。 (4)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判断:原电池的 极总是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极总是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5)根据现象判断,通常情况下,在原电池某一电极若不断溶解或质量不断减小,该电极发生氧化反应,为原电池的负极;若原电池某一电极上有气体生成、电极的质量不断增加或电极质量不变,该电极发生还原反应,为原电池的正极。 即学即练 1.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电极上能产生气泡的是(  ) 2.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的金属活动性比氢要强,b为碳棒,关于此装置的各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pH变大 B.a是正极,b是负极 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从a极流向b极 D.a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 3.关于下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从锌电极通过电流表流向铜电极 B.盐桥中的阴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 C.锌电极发生氧化反应;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是2H++2e-===H2↑ D.取出盐桥后,电流表仍会偏转,铜电极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知识点三 原电池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1.直接法书写电极方程式 (1)判物质:根据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判断出电极反应的产物。 (2)电子守恒: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标出得失电子数目。 (3)电荷守恒:根据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利用H+和OH-配电荷守恒。 (4)元素守恒:巧用水进行元素守恒的配平。 以 电池为例: ①判物质: ②电子守恒: ③电荷守恒: ④元素守恒: 2.间接法书写电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