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55691

【二轮复习】第三部分 第二章 小说答题模板(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导与练)

日期:2025-11-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1次 大小:15990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中,阅读,文阅读,现代,语文,二轮
  • cover
丨第三部分 小说阅读丨 第二章 小说答题模板 基本知识 (一)人物形象特点 外在:身份、职业、地位、技能、相貌、遭遇、兴趣爱好、行为习惯 内在:品格、情感、精神 概括人物形象 1、×× 是一个外貌特征 + 品格、性格特征 + 身份地位 + 的人。 (注意:形象特点大于性格特点) 2、结合文本相关内容分条分析概括。 (二)人物形象作用 ①线索; ②揭示主题; 主要人物形象 ③引出其他人物; ④串联故事情节。 ①线索; ②推动情节的发展; 次要人物形象 ③衬托主要人物; ④揭示主题。 (三)塑造人物形象手法及其作用 肖像描写 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其性格特征。 动作描写 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 语言描写 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③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①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 心理描写 ②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 正面 ③推动情节的发展。 ①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 ②细腻逼真地刻画人物性格; ③推动情节的发展; 细节描写 ④照应上下文的某个情节; ⑤表现人物心情,暗示人物命运; ⑥营造某种氛围; ⑦深化主题。 - 143 - 丨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导与练丨 ①烘托人物心情; 景物(环境)烘托 ②衬托人物性格。 侧面 ①突出另一人物的性格特征; 对比衬托 ②深化主题。 (四)“我”的作用 ①叙述者:作为“有限视角”,起线索作用。作为“有限视角”的好处是,“我”既是故事情节 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了小说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 情。缺点是只能局限于叙述者的所见所闻,是“有限的讲述”。 ②亲历者: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③参与者:一般作为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有时也是主要人物。 ④代言者(体验者):代替作者议论、抒情,表达主旨和情感倾向。 (五)主要人物作用 ①对情节的作用。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考虑其对情节的推进作用。如果人物性格发生了 变化,就要考虑情节是否发生了变化。 ②对主题的作用。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考虑其对文章主题的作用,也就是作者塑造人物的 用意:反映社会现实和寄托情感。 ③对社会的作用。也就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人物对当代社会的 思想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也是作品的真正 写作意图。 (六)次要人物的作用 ①“情节作用”主要是线索作用,推动(串起)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衬托主要人物”是其主要作用,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要指明是哪种衬托,是怎样衬托的。 ③“主题作用”是指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了主题。 ④暗示或交代社会环境。次要人物往往是社会环境的体现者和代表者。 (七)物象的基本作用 ①对人物的作用:交代人物背景,烘托人物情感,衬托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 ②对情节的作用: 预示情节走势,推动情节的发展; 显示线索,做铺垫,构成对比; (开头)引起下文,(结尾)总结上文,前后呼应。 ③对环境的作用:营造氛围,创造美感,创造意境,衬托环境,暗示社会环境。 ④对主题的作用:暗示主题,揭示主题,深化主题,触发情思,寄托情感,象征意义。 - 144 - 丨第三部分 小说阅读丨 (八)人物描写手法及其作用 写人手法 作用 肖像描写 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动作描写 1. 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 语言描写 2.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 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1. 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内在情感; 正面 心理描写 2. 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 3.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1. 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 2. 细腻逼真地刻画人物性格; ③推动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