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57941

5.2 土壤的形成 课件(25张PPT)

日期:2025-11-2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318087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土壤,形成,课件,2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富阳二中高一地理组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5.2 土壤的形成 目 录 一、成土因素 二、土壤剖面 概念 作用 组成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提供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等 一、成土因素 土壤的形成 裸露 岩石 风化作用 成土 母质 原始 土壤 高等植物 成熟 土壤 微生物 低等植物 土壤是在地球表面各种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 土壤形成 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等,人类 活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一、成土因素 成土母质 气候 生物 地形 人类活动 时间 一、成土因素———成土母质 思考: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区别? 思考:成土母质与土壤的联系? 成土母质是岩石风化物,没有有机质;土壤有有机质 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 石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物。这些风化物逐步发育成土壤,故称风化物为成土母质。 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较粗,含沙粒较多。 发育在颗粒较细母质上的土壤,质地较细,含粉粒较多。 发育在颗粒较细母质上的土壤,质地较细,含黏粒较多。 砂土 壤土 黏土 土壤质地 土壤矿物质颗粒按照粒径大小可分为石砾、砂粒、粉砾、黏粒等,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称为土壤质地。 一、成土因素 成土母质决定土壤的理化性质 影响土壤质地: ①发育在颗粒较细母质上(石灰岩等)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含粉砂、黏粒较多,含砂粒较少; ②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花岗岩等)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含砂粒较多,含粉砂、黏粒较少。 影响土壤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①基性岩母质发育的土壤:钙、铁、锰、镁含量高; ②酸性岩母质发育的土壤:硅、钠、钾含量高 02. 联系 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成土母质在气候和生物作用下形成土壤,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成土因素———气候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温度 降水 风 温度--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速率 (东北黑土肥沃,南方红壤贫瘠的原因) 降水多地区,淋溶作用、侵蚀作用强,土壤肥力低。 风蚀+蒸发 成土因素———生物 枯枝落叶掉落地面 分解有机质 岩石风化 矿物质和营养物质渗入土壤 营养物质促进植物生长 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最活跃的因素。 影响: 1.促进岩石的化学、生物风化 高温多雨--生物量大--土层厚 2.是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包括动植物残体和腐殖质) 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养分归还方式 (森林土壤和草原土壤) ①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率较快,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在山区,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物理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 ②在平坦的地方,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成土母质能在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成土因素———地形 成土因素———时间 时间作为一个重要的成土因素,反映的是土壤形成发育的历史动态过程。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就越成熟。 成土因素———人类活动 积极的影响如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以水稻土为代表。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导致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土壤污染等。 小结:成土母质 成土母质:土壤的初始状态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 生物: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地形:影响组成成分、理化性质和厚度等 时间:影响土壤的发育程度 人类活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土壤 活动 1、有人认为,热带地区的土壤比温带和寒带地区的要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也要丰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