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57949

3.2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课件(40张PPT)

日期:2025-11-2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635897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气压带,风带,气候,课件,4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1 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2 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3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地中海气候 单一气压带控制与气候 单一风带控制与气候 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与气候 ①印度尼西亚的 热带雨林 ②欧洲西部的 温带落叶阔叶林 ③地中海沿岸的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神奇的“报时雨” P.60阅读: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南部的图隆阿贡(约8°S),几乎每天都要下两场准时的大雨:第一场是下午三点钟,第二场是下午五点半。人们将这种准时下的大雨,称为“报时雨”。 什么神奇的力量,主宰着“报时雨”? 印 度 尼 西 亚 一、赤道低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尝试从气压带、风带的角度解释“报时雨”。 赤 道 低 气 压 带 0 10 10 深度思考:为何赤道低压带控制的区域,不仅多雨,而且“定时”?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区域 一日中,地表热量累积 正午 日落 日出 气候特点 高温多雨 →信风带辐合上升→大量对流雨 →午后强对流上升→定时对流雨 一、赤道低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刚果盆地 马来群岛 亚马孙平原 区域认知:你还能在地图中找到与爪哇岛所在的马来群岛气候相似的地区吗? 一、赤道低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P.71活动1:试从地理位置、地形等角度,解释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不仅面积最广,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的原因。 0 0 赤 道 低 气 压 带 东 北 信 风 带 东 南 信 风 带 地形抬升 多地形雨 从海洋 带来水汽 注:影响气候的因素不仅有气压带、风带(大气环流),还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共同作用。 一、赤道低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①位于赤道两侧,终年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对流雨)丰富;<纬度位置、大气环流> ②偏东信风从海洋吹来,带来丰沛的水汽;<海陆位置、大气环流> ③亚马孙平原呈口袋状向大西洋敞开(东低西高),利于湿润空气深入,且受地形的抬升,易形成地形雨;<地形> ④东部沿海有巴西暖流流经,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洋流> P.71活动1:试从地理位置、地形等角度,解释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不仅面积最广,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的原因。 一、赤道低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典型的体现:范围大;形成因子足够强烈 P.71活动2:为什么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气候具有大陆性特征,而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刚果盆地居于非洲内陆,地形较封闭且开口向西,偏东信风从大陆吹来,受海洋影响小,所以大陆性强;马来群岛以岛屿为主,陆地面积小,周围海洋包围,受海洋影响大,故具有海洋性特征。 解惑→大陆性和海洋性特征有何区别? 大陆性特征: ①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都较大 ②降水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匀 图3-17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受纬度位置影响: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 受海陆位置影响:海洋性季风(日本)和大陆性季风(我国),朝鲜半岛有过渡性。 迁移探究:东亚季风气候的过渡性 (1)比较三地的气温与降水差异。 气温:由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变大,夏季温度变高;仙台的最高月均温出现在8月。 降水:降水总量渐少、降水季节分配渐不均、雨季时间越来越短。 迁移探究:东亚季风气候的过渡性 (2)比较仙台和济南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影响的利弊差异。 冬温高,降水多 夏温低,光照少 海洋性季风 大陆性季风 利于越冬 不利于谷物成熟 夏温高 冬温低,降水季节变化大 利于喜温作物生长 低温冻害;旱涝 迁移探究:东亚季风气候的过渡性 1、赤道附近是否一定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辩证性思维训练 图3-17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高原 山地 赤道附近的高原、山地,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地势高,气温低 上升气流不显著 降水较少 图3-17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