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6.2 共筑生命家园 核心素养目标 l政治认同:理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是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认同,树立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定信念。 l道德修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观念,增强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道德意识,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 l法治观念: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公民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权利与义务,增强依法参与生态治理、维护生态安全的法治意识。 l责任意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激发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实践的热情,如参与环保宣传、垃圾分类等活动,为共筑生命家园贡献力量。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简称“ 两山 ”理念)提出20周年。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县余村调研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科学论断,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重要遵循。 合作探究:安吉余村人曾经的“矿山村 ”蝶变为“ 生态村 ”,有哪些好的经验与做法? 材料二:20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安吉余村从曾经的“矿山村 ”蝶变为“ 生态村 ”。 课本第80页: 我国的 人 口 、 资源 、环境 问题突出,经济 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 才 能得到解决。坚持 绿色发展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 裕、生态良好的 文明发展 道路, 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安吉余村人是如何共筑生命家园的? 子议题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子议题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合作探究: (1)安吉余村人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安吉余村人是怎样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材料二:20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安吉余村从曾经的“矿山村 ”蝶变为“ 生态村 ”。 (1)安吉余村人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安吉余村人是怎样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l 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提供滋养和 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做出必要的 补偿 和 修复 。追 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l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符合 自然规律 。如果我们对自然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 2.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l 以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为基础,以 自然规律 为准则,以 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l 坚持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的基本国策。 l 贯彻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新发展理念。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合作探究:(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你比较一下, 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 (2)余村是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 材料二:20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安吉余村从曾经的“矿山村 ”蝶变为“ 生态村 ”。 第一条道路 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 代价 , 谋求一时的经 济增长。 结果: 富裕带来环境的恶化 ,富裕不长久 ,发展陷 入困境。 第二条道路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理念。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 , 走绿色发展之路。 结果: 建设美丽山村 , 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 (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两条路有什么不同? (2)余村是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 l 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l 走绿色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