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61041

2《烛之武退秦师》课件(共43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11-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523482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 必修 下册 你是否感受过我国外交天团的魅力?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论语》中说:“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自古至今,我国就有很多优秀的外交使节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出色地完成了国家使命,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被后人评价为“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 我们看看他是用哪五论,如何妙语退秦师的。 烛之武 退秦师 左传 01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02 了解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说服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03 学习本文说理语言,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品味文本之美。 04 学习烛之武不计个人得失,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情怀 学习目标 烛之武退秦师 你从标题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有没有产生什么疑问? 任务壹 起因———为何退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介词,因为 状语后置 从属二主(数作动) 驻扎(名作动) 并且,表递进 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于,对 秦军 晋军 任务壹 起因———为何退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介词,因为 状语后置 从属二主(数作动) 驻扎(名作动) 并且,表递进 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于,对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亲附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南。 起因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 在晋国与楚国的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协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 秦晋围郑 “秦晋之好”、开疆拓土 围郑理由 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实质上: 郑国地理位置重要: 1.周天子东部屏障; 2.楚国北上争霸要道; 3.晋国东出、南下争霸要道。 ———秦晋想要向外扩张领土。 围郑理由 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为何要退? 秦晋围郑国势危急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活动1 思考可否把“围”换成“袭”或者“攻”呢? 古语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用“围”字,暗示秦晋联军有十倍于郑的兵力,实力悬殊,渲染出兵临城下的紧张氛围。同时,“围”字表明了郑国国土面积狭小,国力有限,所以正面与秦晋两国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 任务壹 起因———为何退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介词,因为 状语后置 从属二主(数作动) 驻军(名作动) 并且,表递进 介绍背景 晋秦围郑 埋下伏笔 交代形势 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形势危急。 为人物出场作铺垫。 ①晋师出有名,秦既是友情出演,也为图霸业,没有共同利益的联盟,自然是同床异梦。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埋下了伏笔。 ②两国军队没有驻扎在一起,也就为烛之武的说服分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于,对 任务贰 发展———谁去退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状语后置 主谓之间取独 假如 派 拜见 (秦国的)军队 (烛之武)推辞 壮年 尚且 不能 做 语气助词 及早 重用 表承接,才 这 答应 判断句 yì 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译文: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任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