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61058

20 苏州园林 课件+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41128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苏州园林,课件,教学设计
    (课件网)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园林 叶圣陶 轩榭 池沼 丘壑 模样 相间 嶙峋 庸俗 镂空 蔷薇 重峦叠嶂 廊 斟酌 xuān xiè zhǎo hè mú jiàn lín xún yōnɡ lòu qiánɡ zhànɡ lánɡ zhēn zhuó 苏州园林 初见园林 探 秘园 林 朗读课文,勾画每一段的中心句,注意中心句应该是最能体现苏州园林特点的句子。 第一段中心句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1.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4.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5.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建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6.花墙和廊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7.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8.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9.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 苏州园林整体特征: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说明其特征?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 本文选自《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略有删节。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1979年初,香港一家-出卷网-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便邀请叶圣陶写一篇序文,叶圣陶欣然允诺。后因故摄影集未出版,序文被《百科知识》所用,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这正是叶圣陶对苏州园林眷恋深情的自然流露和生动描写。 背景链接 揣 摩园 林 小组合作,从以下4个句子中任选1个品析,体味园林的语言 1.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 2.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 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4.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城市为什么需要园林? 诗意地栖居 感谢聆听 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一 、初见园林 师: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 杭州有水平如镜的西湖引人入胜 。 那苏州又有什么美景让人流连忘返呢? 生(齐) : 苏州有许多的园林 。 师: 是的,“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通过朗读文字去神游苏州园林 。但是在进园之前,大家必须拿到一张门票 。 如果你会读会写并且能解释课文后面的生字词,就能拿到一张门票,来试试看! (屏显 。 ) 师: 谁先来拿第一张门票呢? 师: 你真勇敢,请你来读一读屏幕上的字词,注意读准字音哦! 师: 完全正确,恭喜你已经获得入园的第一张门票。 请大家标注字音并把字词齐读两遍。 (生齐读。 ) 师: 嗯, 字词已经过关,我们成功领到了“游览”《苏州园林》的门票。请大家跟随叶圣陶先生的引导,信步走进苏州的园林,去欣赏那醉人的风光。 二、 探秘园林 (播放《苏州园林》图画视频。 ) 师: 刚才大家在看视频朗读的时候,神情都很陶醉,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对苏州园林的感受。 生: 我感觉眼前看到的园林景致都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生: 看了视频心生向往,真是“人间天堂,风光无限”啊! 师: 其实,苏州园林之所以这样美不胜收,得益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的造诣 。 本文的说明对象就是 ——— 生(齐) : 苏州园林。 师: 苏州大大小小园林大概有5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