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安徽省蚌埠市G5联盟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2分。 1.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职业与化学学科关系不是特别紧密的是( ) A. 环境保护工程师 B. 水质检验员 C. 建筑设计师 D. 化学科研工作者 2.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樟脑球变小 B. 沥青凝固 C. 酒精挥发 D. 纸张燃烧 3.下列气体中均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 B. 氧气、二氧化碳 C. 氮气、二氧化氮 D. 氦气、水蒸气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5.水是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能参与很多化学反应,本身就是一种化学资源 B. 通过修建水库和实施跨流域调水等措施,合理调配水资源 C. 污水经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分级处理后,可实现循环再利用 D. 地球表面约被海洋覆盖,水的储量很大,不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 6.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稀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从的元素以及钪和钇共种元素的合称。其中,钪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属于非金属元素 B. 的原子序数是 C. 原子的质子数为 D.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将一定量的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加压降温,可以得到淡蓝色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分子的体积减小 B. 氧分子数目减少 C. 氧分子之间间隔变小 D. 氧分子质量减轻 8.下列示意图中,不同的小球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9.关于物质燃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是燃烧 C. 在空气中加热铁丝,铁丝只红热,不燃烧 D.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 10.年月日,“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圆满完成我国首次月球采样任务。科研人员发现带回的月壤中含有大量氦,它被视为核聚变的重要原料。氦原子核由两个质子和一个中子构成,如果用“”“”“”分别表示质子、中子和电子,如图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氦原子结构的是( ) A. B. C. D. 11.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加热试管,红磷燃烧,待红磷熄灭,装置冷却后打开弹簧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红磷量的多少不影响实验结果 B. 细沙的作用是防止试管受热不均炸裂 C. 打开弹簧夹后,待活塞不再移动再读数 D. 注射器中水减少了,说明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 1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氯酸钾能否产生氧气: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氯酸钾固体,点燃酒精灯加热。实验过程中用高温传感器和氧气传感器监测数据变化,如图所示氧气传感器测量极限值约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氯酸钾的组成中含有氧元素 B. 此实验中可将酒精灯加热改为水浴加热 C. 由图可知,氯酸钾加热分解可以产生氧气 D. 也可以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氧气的产生 二、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3.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一本道器合一的中华经典科技名著。其中详细记载了由甘蔗“造白糖”的过程。先将甘蔗压榨成汁,然后熬煮,“此时尚黄黑色,将桶盛贮,凝成黑沙。然后,以瓦溜。置缸上。其溜上宽下尖,底有一小孔,将草塞住,倾桶中黑沙于内,待黑沙结定,然后去孔中塞草,用黄泥水淋下。其中黑滓入缸内,溜内尽成白霜。” 甘蔗榨汁过程主要发生的是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瓦溜“上宽下尖,底有一小孔”,其功能类似化学实验室的_____填仪器名称。 黄泥水淋下后,“溜内尽成白霜”,此过程为吸附脱色,黄泥水可以用_____替代。 “白糖”的主要成分蔗糖由_____种元素组成。蔗糖的用途有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14.同学们在实验室选用下列装置制取氧气。 回答下列问题: 氧气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