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62641

辽宁省多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2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11577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辽宁省,地理,答案,图片,试题,多校
    高一地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一前三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近日,中国某科研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探明火星内部结构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该研究 团队首次确证火星内部存在一个半径约600km的固态内核,并揭示其主要成分可能是富含轻元 素的结晶铁镍合金。图1示意太阳系八大行星。据此完成1一3题。 1.图中表示火星的是 A.c B.g 太阳 0 C.f D.d 9 2.下列关于火星的描述,正确的是 A.火星表面有广阔的液态水海洋 8 B.火星轨道外部存在小行星带 C.火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类地行星 图1 D.火星有和地球一样浓厚的大气层 3.科学家能证实火星内部存在一个固态内核,其主要依据最可能是 A.火星内部地震波 B.火星的大气成分 C.火星的总体质量 D.火星的地表温度 位于内蒙古乌海市的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源于2.98亿年前的二叠纪远古森林,因火山 喷发产生的巨量火山灰降落掩埋而封存于煤层顶板的火山凝灰岩内。这种保存方式与意大利因 维苏威火山喷发掩埋而封存的庞贝城颇为相似,因此称之为“植物庞贝城”。据此完成4一5题。 4.乌海市“植物庞贝城”被掩埋的植被化石主要是 A.藻类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被子植物 5.“植物庞贝城”的植被被火山灰掩埋,得以完整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A.火山灰覆盖可隔绝氧气,抑制微生物分解 B.火山灰富含养分,促进植物快速碳化 C.火山灰温度高,促使植物迅速被氧化 D.火山灰质地坚硬,防止外力侵蚀 【高一地理第1页(共4页)】 地球大气层自形成以来,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人类出现后,人为因素叠加于自然演化 之上,使大气成分与结构更加复杂。图2示意大气垂直方向上气温随高度的变化。某航班起飞 后持续上升至乙大气层底部,并进入该层巡航飞行。据此完成6一8题。 6.图中能够正确反映地球大气垂直方向上气温变化特征的是 高度/km 140 A.①曲线 B.②曲线 120 C.③曲线 D.④曲线 100 ①②③④ 7.该航班自地面上升至甲大气层顶部的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现 象是 60 A.水汽含量递增 B.空气对流增强 20 C.大气温度递减 甲 D.臭氧含量最大 -100-50050 100温度/℃ 8.民航客机通常选择在乙大气层内巡航飞行,其主要原因是 图2 A.大气稀薄,可观流星 B.气温适宜,含氧量高 C.杂质较少,高度电离 D.大气稳定,能见度高 霜冻是春、秋季转换时,白天气温高于0℃,而夜间地面温度短时降至0℃以下,使近地面 空气中的水汽凝华成霜,从而造成低温危害的现象。春、秋季,我国苏北地区霜冻发生前,当地 农民,点燃湿草堆熏烟防御大田油莱的霜冻。据此完成9一10题。 9.春、秋季,苏北地区油菜田霜冻形成的关键气象条件有 ①昼夜温差较小②晴朗无云的夜晚③微风或静风 ④土壤潮湿黏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春、秋季,苏北地区油菜田出现霜冻现象,可以反映出当地 A.夜间大气逆辐射较弱,地面气温低 B.白天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少 C.夜间大气削弱作用强,地面气温低 D.白天云层吸收地面辐射强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以自然生态系统调节能力为基础,通过多种措施改善城市水环境。雨水 收集与利用技术创新应用,可收集雨水,主要用于多种非饮用领域。图3为我国非季风区某市 海绵城市设计示意图。据此完成11一13题。 11.受该海绵城市的建设影响最小的水循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