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66245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育英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2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32051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云南省,答案,试卷,物理,考试,期中
    育英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八年级物理】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 全卷共五个大题,共23个小题;满分9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 本卷为试题卷。考生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主的科学,在实验前,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的中指宽度约10cm B.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dm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37℃ D.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0m/s 2.如图所示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一架运油-20A和两架歼-16以预加油状态同步飞过天安门广场上方的情景。若说运油-20A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天安门广场 B.广场上站立的群众 C.运油-20A的驾驶员 D.人民英雄纪念碑 3.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壶口冰瀑 B.黄山雾海 C.天池白雪 D.长城雾凇 4.古代的《墨经》对光现象就有了记载。图中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小孔成像 B.水中倒影 C.筷子“折断 D.水杯影子 5.葫芦丝是云南省傣、阿昌、德昂、佤等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一种民间乐器,如图所示是西双版纳的同学们演奏葫芦丝时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葫芦丝是靠空气柱振动发声的 B.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C.演奏时按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演奏时的声音越大,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就越快 6.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漫反射的反射光线杂乱无章,所以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中滇池湖畔海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图丙中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光斑实际上是太阳的虚像 D.丁图中是太阳周围出现的彩色光圈———日晕,表明太阳光不是单色光 7.如图所示,小明在“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点由静止下滑,经过点到达点,图中已标出小车经过、、三点对应的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便于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应使斜面坡度陡一些 B.若在点时,先释放小车,后按下停表开始计时,会导致速度的测量结果偏小 C.根据图片信息可判断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D.小车通过段的平均速度为 8.(多选)有关声音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鼓面是为了改变其响度 B.演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是为了改变其音调 C.能分辨出《二泉映月》是用小提琴演奏的,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声时音色不同 D.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喇叭的标志,禁止鸣喇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9.(多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处处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汽化吸热 B.“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冰的形成是凝固吸热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放热 D.“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雾的形成是液化放热 10.(多选)杭州亚运会用机器狗搬运铁饼,某次测试中,甲、乙两机器狗位于同一直跑道的同一起点,同时向同一方向出发,其运动路程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0~20s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10~20s乙处于停止状态 C.0~20s内甲、乙的平均速度相同 D.0~10s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