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声现象 单元综合复习卷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乐音就是乐器振动发出的声音,噪声不是由振动产生 B.月球上可以通过超声波传递信息,而不能用次声波,因为次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中考、高考的时候施行交通管制,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受到阻挡,便不再传播 2.万家丽路自北向南贯穿长沙市开福区、芙蓉区、雨花区,在给大家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周边居民带来了噪声困扰。为此,政府部门在道路两旁加装了高高的隔音板以减弱噪音,下列方式与之相同的是( ) A.在道路醒目位置安装噪声监测仪 B.城市禁止鸣笛 C.校园周边密集种植各种树木 D.工厂工人戴上耳罩 3.1970年4月 24 日,我国独立自主研发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举国振奋。卫星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方红》乐曲声是由振动产生的 B.《东方红》乐曲声以声波的形式传回地球 C.乐曲曲调的高低起伏是由于振幅发生了变化 D.听众能分辨出《东方红》乐曲由编钟演奏的依据是音调 4.图书馆张贴有“请勿大声喧哗”的标示语,其中“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音乐一定不会成为噪声 C.人耳可以听到超声波 D.振动频率决定声音大小 6.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美化环境 7.民乐团演奏中国名曲《茉莉花》时,其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竹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胡琴、琵琶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 C.敲击鼓面的节奏越快,鼓声传播得就越快 D.听众关闭手机,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声音在真空中15℃时的传播的速度是340m/s C.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9.琴弦H比琴弦L每秒振动次数多,推断此时H比L发出的声音( ) A.音调高 B.音调低 C.响度大 D.响度小 10.如图所示, 我国古代工匠运用高超的工艺铸造出大小不同的编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编钟发出声音主要是编钟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用不同的力度敲击同一个编钟,声音的响度相同 C.用相同的力度敲击不同的编钟,声音的音调不同 D.编钟和鼓合奏时声音都很悦耳, 两者的音色相同 二、填空题 11.小明正在家里学习,窗外传来吉他声,他关上窗户,这是在 控制噪声;吉他声是由琴弦的 产生的。 12.我国古代的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物理学知识。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其中,蝉声是通过 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听声音能判断出是蝉还是鸟在鸣叫,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 13.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向上推活塞,声音越 (选填“高”或“低”). 14.如图所示,小勇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扳动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轻,他同时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