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有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吕氏春秋》中记载有关青铜的知识,青铜的熔点比纯铜高,硬度比铜大 B. 《抱朴子内篇 黄白》中“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即硫酸铜溶液),说明铁比铜活泼 C. 《本草纲目》中载有一药物,名“铜青”,即铜器上的绿色物质,该物质属于碱式盐 D. 《新修本草》中关于青矾(FeSO4 7H2O)的描述“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烧之赤色……”,赤色物质是Fe2O3 2.劳动创造了人,劳动离不开化学。下列劳动过程涉及的化学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A. 高铁列车服务员每天用“84”消毒液消毒车厢,因为含氯消毒剂具有强氧化性 B. 工人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是利用高温下铝能还原氧化铁 C. 豆腐坊制作豆腐时加入石膏或卤水,是由于电解质可以与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D. 工厂生产的漂白粉需要密封避光保存,原因是漂白粉在空气中易变质 3.如图所示是两种保护钢闸门不被腐蚀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辅助电极是正极,是牺牲阳极的保护法 B. 图甲钢闸门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4H++4e-=2H2O C. 在这两种保护方法中钢闸门电极处都发生还原反应 D. 两种保护方法中,辅助电极都可以采用惰性电极 4.自然界中的含硫物质通过各种化学过程建立起硫循环,其循环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火山喷口处游离态的硫都被氧化为二氧化硫 B. 自然界中的含硫物质循环过程只有共价键的断裂或形成 C. 动植物和微生物都含有蛋白质,而蛋白质中含有硫元素,所以这些残体腐败可能会产生H2S D. 自然界中的含硫物质建立起硫循环的过程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5.下列有关物质的制备反应正确的是( ) A. 工业上可以电解氯化镁溶液制备金属镁 B. 实验室可以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制备氨气 C. 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必须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备氯气 D. 利用硫黄制备硫酸的过程为:SSO2H2SO4 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A 草酸滴入含酚酞的Ba(OH)2溶液,溶液褪色,产生白色沉淀 证明草酸是二元弱酸 B 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测碳酸氢钠溶液的试纸显蓝色,测亚硫酸氢钠溶液的试纸显红色 证明碳酸和亚硫酸均是弱酸 C 将CO与氧化铁反应后的固体溶于稀盐酸,滴加KSCN溶液,溶液无明显现象 氧化铁完全反应 D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过适量溴水,蔗糖变黑、膨胀,溴水褪色,有气泡冒出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A. A B. B C. C D. D 7.摩尔盐[(NH4)2Fe(SO4)2 6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十分广泛,可以作净水剂,还可以与鞣酸、没食子酸等混合后配制蓝黑墨水:在空气中比FeSO4稳定,是分析化学中重要的基准物质。摩尔盐加热分解,反应为4[(NH4)2Fe(SO4)2 6H2O]=2Fe2O3+3SO3+5SO2↑+N2↑+6NH3↑+31H2O。用废铁屑(含有少量Fe2O3)制备摩尔盐的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步骤1和步骤2加热的最好方式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B. 稀硫酸处理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忽略空气的氧化) C. 步骤3实验操作有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和干燥 D. 摩尔盐分解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有1种 8.由N2O和NO反应生成N2和NO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涉及氮元素的四种化合价 B. 反应过程中有极性键的断裂和极性键的形成 C.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D. 每有139kJ能量变化,转移4mol电子 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将过量浓氨水加入硫酸铜溶液中:4NH3 H2O+Cu2+=[Cu(NH3)4]2++4H2O B. 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石灰乳:Mg2++2+2Ca2++4OH-=M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