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70037

3 短诗五首 课件(共59张PPT)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920830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短诗,五首,课件,5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3 短诗五首 ■语言运用 朗读这几首诗,体会凝练而含蓄的语言美。 ■思维能力 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揣摩诗中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重点) ■审美鉴赏 感受诗歌的不同艺术风格,体会不同的诗味。(难点) ■文化自信 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怀,培养文化传承意识。 月 夜 沈尹默 交代了具体时间,点明全诗描写的主要内容———一个月光朗照的夜晚。 沈尹默先生笔下的《月夜》以凝练的语言,展现了月夜的静谧与深邃,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自由、独立的向往。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诗意的世界,感受那份独特的宁静与力量,开始我们的诗歌之旅吧! 作者简介 沈尹默(1883—1971),原名沈君默,浙江吴兴(今湖州吴兴区)人,诗人、书法家。他积极倡导新诗,是新诗启蒙时期著名的诗人。主要作品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等。 本诗选自《沈尹默诗词集》(书目文献-出卷网-1982年版)。 “五四运动”时期,沈尹默是中国新诗的最早倡导者之一,他成功联结了新诗与旧诗传统。1918年1月,《新青年》发表白话诗九首,是为中国新诗的起源,其中三首由沈尹默所作,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 背景链接 新 诗 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又称为白话诗、自由诗、现代诗。 自由体、新格律体、十四行诗、散文诗。 概念 形式 文体 知识 形式新:与旧体诗相比,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在韵律上,押韵比较自由,但是一般还是遵循一定的韵律。 语言新: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外语语法。 观念新:追求个性和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和见解。 特点 多音字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吹着 ( ) 着落 ( ) 着急 ( ) 高着儿 着 zhe zhuó zháo zhāo 下棋时下出的高明的着数;泛指好办法、好主意。 串句记忆法:你这着(zhāo)儿真绝,让他干着(zháo)急,又无法着(zhuó)手应付,心里老是悬着(zhe)。 字词清单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霜( ) 孀( ) 下霜 遗孀 shuānɡ shuānɡ 株( ) 姝( ) 一株 名姝 zhū shū 以义辨形 株:多与植物相关。 姝:美好;美女。 形近字 霜风 刺骨的寒风。 顶 表示程度最高。 词语集注 月 夜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 / / / 课文 精讲 月 夜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动静结合 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分别写动态的“霜风”、静态的“月光”,“呼呼”“明明”两个叠音词形成了一种抒情的感叹语气。“呼呼的”让人感到一种生机,“明明的”为夜晚增添一抹亮色。两个词虽写霜风寒月,却无凄清之感。 这两句别出新意。“顶高的树”反衬了“我”的渺小,“并排立着”写“我”与树并立的状态,“却没有靠着”强调“我”独立地站着。虚词“着”收束着四个状态,营造出很强的画面感。 诗歌以霜风、月光、高树、“我”四个意象,表现了“月夜”的韵味,通过“我”并没有倚靠身旁“顶高的树”,突出了觉醒了的青年知识分子独立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学习任务单 意象 象征意义 霜风、月光 顶高的树 “我” 萧森的、等待变革的社会环境。 ①_____的观念。 既指诗人自己,也泛指②_____的新青年。 古老、传统、固执而迂腐 具有独立精神和自我意识 圈画《月夜》中出现的意象,分析它们的象征意义,完成学习任务单。 后两句诗写“我”与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并无孤独之感,表达出一种自强自立的意味。一个个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