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九年级期中质量监测卷 化 学 温馨提示: (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时量为60分钟,满分为100分。 (2)请你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3)请你按答题卡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2025年7月15日5时34分,搭载天舟九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箭转场 B.燃料加注 C.点火发射 D.自动对接 2. 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约占21% B. 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 C. 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D.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 3. 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闻气体气味 B. 向试管中加固体 C 读液体体积 D. 检验气密性 4. 人体吸入的O2有2%转化为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夺命杀手”。我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Na2SeO3中的Se(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2 B. +4 C. +6 D. -2 5. 从化学视角看“烟和雾”、“光和焰”是有区别的。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B.将燃烧的蜡烛吹灭,烛芯处飘出大量白雾 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的火焰 6. 我们要主动践行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外出旅游时,提倡开私家车到景点 B. 种植蔬菜时,过量施用农药化肥 C. 处理垃圾时,投入相应分类垃圾桶 D. 处理秸秆时,直接焚烧变废为宝 7. 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微观粒子在不断运动 B 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C. O3属于空气污染物,而O2供给呼吸———构成氧气和臭氧的分子不同 D.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气体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8. 每年的3月22 -28日是“中国水周”。2025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下列水的净化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 蒸馏 B. 过滤 C. 煮沸 D.沉淀 9. 如图表示在密闭容器内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图中“●”和“○”分别代表不同的原子)。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分子可分解为原子 B. 原子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D. 反应后密闭容器内的物质属于纯净物 10. 我国科研工作者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最关键步骤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甲醇和水。下列有关该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能使用一次 B. 能提高产量 C. 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 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性质不变 11. 如图是4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②③属于不同种元素 B. ②④的化学性质相似 C. ②的符号为Al D. ①③原子都容易得到电子 12. 下列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铁的催化效果 C. 给病人输氧时从a端连接氧气瓶,观测氧气流速 D. 收集氧气 13. 《本草纲目》记载食肉桂能“面生光华”。肉桂酸(C9H8O2)是肉桂的主要有效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肉桂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B. 肉桂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C. 肉桂酸中碳与氢元素质量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