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试卷 化 学 (人教版2024,测试范围:1-5单元)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第I卷 (选择题 共40分)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我国古代发明或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黏土烧制陶瓷 B.黑火药爆炸 C.用粮食酿酒 D.活字印刷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滤 B.氧气的验满 C.连接仪器 D.振荡液体 3.实验安全无小事。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规范的是 A.酒精灯不慎被碰倒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为了节约试剂,实验后剩余的试剂应立即放回原瓶 D.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下端竖直于试管口的上方 4.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测定出空气中O2约占(按体积计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白磷的作用是消耗②中瓶内的O2 B.可加热铁丝引燃铜匙中的白磷 C.最终注射器活塞移至约40 mL刻度线处 D.②中瓶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0 mL 5.下列数字“2”的含义错误的是( ) A.2O:2个氧元素 B.2O3:2个臭氧分子 C.H2:一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D.Fe2+:1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6.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水结冰前后质量不变 B.10g食盐完全溶于70g水中得到80g食盐水 C.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 D.32g硫在32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64g二氧化硫 7.煤气中加入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提醒煤气是否漏。乙硫醇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则X是( ) A.CO B.CO2 C.CH2O D.H2O 8.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 C.氧气能助燃,可以作燃料 D.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9.形成化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微粒观: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B.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种类均不变 C.能量观:化学变化伴随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结构观: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 10.如图所示是教材中的两个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甲点燃氢气之前要检验其纯度 B.实验乙a、b两管上方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C.两个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11.下列实验设计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MnO2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B.收集氧气并测量氧气体积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影响 12.归纳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对有关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物质用途 B.元素之最 金刚石———切割玻璃 液态氧———火箭的燃料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C.化学发现 D.微粒性质 徐光宪———发现元素周期律 闵恩泽———中国催化剂之父 体温计汞柱上升———微粒大小发生改变 丹桂飘香———微粒不断运动 13.我国科学家利用光催化技术实现了绿色制取过氧化氢H2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减少 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C.该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