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 届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 化学 本试卷共8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对应的信息点涂黑,不按要求填涂的,答卷无效。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S32 Fe56 Cl35.5 Li7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1-10每题2分,11-16每题4分) 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过程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是 A B C D 九章量子计算机 打磨磁石制司南 神舟十四载人飞船发射 粮食酿醋 2.现代科技,增强国力,增进民生福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科学家首次测得了月球背面月幔水含量 lmolH2O质量为10g B.利用MoS 成功为金属材料“重塑金身”,MoS 中 Mo的化合价为+6 C.穿上电动机械腿,助力行走不是梦,行走时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沙海养鱼蹚出治沙新路,让沙海沙山变成金山银山,鱼肉富含蛋白质 3.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醋酸溶于水: B. NaHCO 溶于水: C. NH 通入水中: D. Na SO 溶于水中: 4.下列措施或现象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合成氨工业中需要采用高压的条件 B.红棕色的 NO 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C.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以提高氯水中HClO的浓度 D. H 、I 、HI平衡时的混合气体,缩小容器的体积,颜色变深 5.生产合成气的反应: 在高温时才能正向自发进行。下列对该反应过程的ΔH、ΔS判断正确的是 A. ΔH>0, ΔS<0 B. ΔH<0, ΔS<0 C. ΔH>0, ΔS>0 D. ΔH<0, △S>0 6.下列装置或操作下能达到目的的是 A.①:正确读取酸式滴定管的读数为20.60mL B.②: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 C.③:测定中和热 D.④:用装置丁验证 FeCl3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 7.工业合成氮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合成氨一般选择400~500℃是为了促进平衡正向移动 B.工业合成氨中未转化的合成气循环利用,可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C.由于N 在空气中含量高,因此可以直接将空气与氢气混合通入反应炉 D.将生成的氨气及时液化分离,可促进平衡正向移动,加快反应速率 8.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 NaHSO 溶液中通入少量O B.少量CO 通入氯化钙溶液中: C.少量醋酸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 D.少量氯气通入 FeBr 溶液中: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的盐酸中 B.将 KCl溶液从常温加热至80℃,溶液的pH变小但仍保持中性 C.常温下, pH=3的醋酸溶液与 pll=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pH<7 D.常温下,分别在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溶液和盐酸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片,产生的氢气体积相同 10.电化学原理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H+向 Zn电极方向移动, Cu电极附近溶液pH增大 B.乙:电池充电时,二氧化铅与电源的正极连接 C.丙:被保护的金属铁与电源的正极连接,该方法称为外加电流法 D.丁:所示装置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 Cu 浓度始终不变 11.大气中的氯氟烃光解产生的氯自由基(Cl·)能够催化O 分解,加速臭氧层的破坏。反应进程及其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反应①和②均为放热过程 B. Cl·增大了臭氧分解反应的活化能 C. Cl·使臭氧分解的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