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62792

梅岭三章 课件+教案 (3)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18049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梅岭,三章,课件,教案
    梅岭三章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陈毅的有关知识。朗读并背诵全诗。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赏析诗歌的修辞手法,理解诗歌从哪些方面表现诗人的革命精神。 3、全力以赴,激情投入,学习作者生死不渝的革命精神。 2学情分析 《梅岭三章》是第三单元的一首现代诗歌,是被誉为“元帅诗人”、“一代儒将”陈毅在被围困二十多天,预感到自己将要牺牲时写的一组诗。诗写的很慷慨悲壮,读来令人震撼。让我们能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的大无畏的英雄气魄,面对死亡时的凌然正气。 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要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三首诗中用到了比喻、借代、引用、典故、借喻等修辞手法。通过读诗、品字词句,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但是农村学生由于对历史事件了解较少。所以,需要教师多收集资料,通过多媒体展示,进一步学习。在学习中做到五必看: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必看作者(知作者风格),必看注释(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必看名句(中心诗眼常常在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 第五步,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注意: 鉴赏诗歌炼字 鉴赏诗歌的想象 鉴赏诗歌的线索 鉴赏诗歌中情与景、情与物的关系 鉴赏诗歌中的意象 鉴赏诗歌的对比烘托手法 鉴赏诗歌的言外之意。 3重点难点 1、朗读并背诵全诗。(重点) 2、赏析诗歌的修辞手法,理解诗歌从哪些方面表现诗人的革命精神。(难点) 4教学过程 一.预习准备: 1、走近作者 陈毅简介:(1901-1972),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长。生于四川省乐至县。曾留学法国。1928年随朱德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上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红军长征时,留在江西担负军、政工作。“皖南事变”后,担任新四军代理军长。解放后,第一任上海市长,后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等职。1972年1月6日因病逝世。 2、写作背景 红军开始长征时,陈毅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任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后来突围到江西、广东交界的梅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1936年冬,由于叛徒告密,敌军得知这里有一个“大人物”,就派重兵围山、搜山和放火烧山。陈毅在几十天里,隐藏在山林草丛之中,大腿上的枪伤发了炎,又化了脓,还发着高烧,又没有医药,只好用刀子把伤口拉开,挤出脓血,然后用盐水洗一洗。他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不是被敌人搜出杀头,就是因伤病折磨而死。在这种情况下,他写了《梅岭三章》,准备留做“遗诗”。 3、读练习册“知识链接”,了解作者及相关资料,划出要点内容。 4、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下列词语: 丛莽():旋:烽烟():涯():血雨腥风():取义成仁:旌旗():当(): 二、自主学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每章的主要内容,并说说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精神? 2、翻译诗前小序。 三、合作探究: 1、诗前小序,交待了什么?有何作用?小序是当时写的,还是后来补写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赏析全诗: ①、诗歌运用了比喻、借代、引用等修辞手法,请找出具体语句并赏析。 ②、这三首诗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拓展提升: 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凯歌。积累革命烈士诗文,然后写出自己的感想。 四、达标检测 1、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余伤病伏丛莽(mǎng)间二十余日B.旌(j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