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62795

梅岭三章 课件+教案+视频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325272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梅岭,三章,课件,教案,视频
    梅岭三章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知识: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这三首诗古诗的意旨和思想感情;理解诗中借代、借喻、引用等修辞手法。 2. 能力:借助关键词,在诵读中体会情感和意境;初步感受本诗凝炼、含蓄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3.情感:在对比参读中,体悟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和诗人的英雄情怀。 2教学设想 诗歌不同于其它文学样式,它感情强烈,想象丰富,语言凝炼、形象、生动,本课教学将采用本人摸索试验的“四读五步”教学模式,通过自学结合诵读来达到教学目的。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诗歌的意旨,理解诗歌中的多种修辞手法,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 教学难点:感受本诗凝炼、含蓄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板书 “入境入情”, 让学生用各种不同的声音和语气来读这个成语。 提问:“知道老师为什么写这一个成语吗?” 下面我们共同围绕“入境入情”来学习诗歌《梅岭三章》。 活动2【讲授】识字析句,把握音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凌然正气的民族,之前我们知道了岳飞、文天祥等英雄人物,今天我们走近一位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去感受他的伟岸人格。他就是被称为“将军诗人”的陈毅元帅。 出示作者 老师班上曾有一位同学在读《梅岭三章》时,动情之处挥笔写下了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带着它去日本参加中日青少年书法交流。如果大家学习积极,敢于提问题,老师就把它奖给我们班。 下面我们先了解一下作者创作这三首诗歌的情景。请看大屏幕。 出示背景视频 读诗句 1、请同学们先认真地自由地读一读这三首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同时参照课文下面的注释,找一找节奏和韵脚。(开始读) 板书课题 提醒学生把自己的声音放出来,放松。 (读好了吗?读好的同学请坐好) 2、指名朗读(好,谁来读一读?你读大家听好。第一次读成这样,真不错。读的字正腔圆。) (有几个字的读音要注意。) 出示重点字音 会读吗?女生读一遍课文,别忘了读序。 活动3【活动】阅读探疑,理解诗意。 出示自读问题 探诗意 1、同学们我想请三位同学,把理解诗歌的几个的关键词语写到黑板上(你,1、2,你……自己的任务都明白了吗?指点地方。) 其他同学自由读课文,边读根据大屏幕提示讨论下面问题: 1、思考:诗前小序,交待了什么? 明确:表明这组诗是在“虑不得脱”的险恶处境中写的绝命诗,写出了诗篇的创作背景。 2、在极其危急的“断头”情况下,作者写的这三首诗可以看做是 诗?第一首诗———前两句实写,后两句虚写。 3、这三首诗中“旌旗”“烽烟” “血雨腥风”和“自由花”等词语该怎么理解?分别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旌旗”借代军队,“烽烟”借代战争。 “血雨腥风”借喻大革命失败后,反动派对革命人民的血腥镇压。“自由花”借喻革命胜利后人民大众的幸福生活。 ㈤相关典故:课后查阅资料 ①“此头须向国门悬”用春秋吴将伍子胥眼悬东门之典故,意为死不瞑目,要看到反动派被消灭。 典出《史记?伍子胥列传》。春秋时期,吴越争雄。楚人伍子胥,为吴将,屡建战功。后来吴王夫差举兵攻齐,子胥认为吴的敌人是越,而不是齐,多次提醒夫差,要警惕越国报仇。夫差听信谗言,疑子胥谋反,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时,对身边的人说:“抉吾眼悬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吴也。”后来吴国果然被越国灭掉。 ②“舍生取义”语出《论语》:“杀身以成仁。”《孟子》:“舍身而取义。” (根据时间调整)指名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三首诗的意思。 活动4【活动】入情入境,品悟诗蕴。 品诗境 同学们,读古诗不但要读懂意思,更要读出作者创作的内在境界来,要深层地领悟作者的思路和情怀。 1、第一首诗中首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