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63248

8.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 教学设计 (4)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123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教学设计
  • cover
8.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文中书主和恶客的表现。 2.朗读课文,品味文中幽默的语言。 2重点难点 初读课文,简洁概括课文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 讨论交流,理解文章在以现代文为主的行文过程中时而穿插庄重的文言文,时而又运用通俗的口语的艺术效果。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解题导入,解释天打雷劈。天打雷劈:比喻不得好死。常用作骂人或赌咒的话。 活动2【导入】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观点。学生的回答可长可短,由学生的回答引出本文中所描述的两类人:书主、恶客。) 活动3【导入】细读课文 朗读课文5、6、7、8、9段,找出表现书主的句子,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对书主的感受、心理能有初步的感知,为下一步的朗读指导做铺垫,引导学生在作者富有特色的语言中感同深受被借书者的可怜、可笑、可叹。并且,把这种语言给予的感受再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夫珠宝失踪,或被借、或被俘,没有下文,还可告到衙门。而仅只一本书,如果劳师动众,恐怕同情的不是书主,而是恶客。”书主的可怜,有冤无处述。 “然而,一个人省吃俭用,好容易买了几本视同性命的巨著,却被列强瓜分,实在“”。”中“好容易”表现书来之不易;“列强瓜分”表现被借书的无可反抗;“痛彻心肺”表现内心痛苦的程度之深。怎么读?才能读出书主的感受?师生共读。 “书主被糟蹋到这种程度,怎能不潸然泪下欤。”“糟蹋”是什么意思?“潸然泪下”怎么理解?只用“潸然泪下”可以吗?试读去掉“欤”,加上“欤”。一个文言语气词,能更好的表现书主的悲戚。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清俸买来手自校,子孙读之知圣道,卖及借人为不孝。”正式的文言书面用语,不仅表现了书主的可笑、可叹,而且能够让读者认识到,原来,借书不还者,从古自今都是存在的。 “笺笺稿费,买书自娱,且以之维生。辱蒙借阅,务清早日赐还,实万分感谢。”“笺笺”是少的意思,其实柏杨先生的稿费并不少,为什么说的那么可怜,让人有可笑的感觉,句中的每个词汇都可以感到对借书者的畏惧、尊敬。读出感觉,读出韵味。 (本阶段的目的,通过朗读指导,欣赏、品味语言,实现通过朗读,可以在字里行间表现书主的感受。) 然后用同样的方式,作者在表现书主的时候,还有一类人的形象如影随形,那就是恶客。 例如:“有些恶客在朋友家发现一本好书,顿时暗起杀机,雀跃曰:‘哎呀,老哥,借给俺瞧瞧!’一场悲剧于焉上场。” “如果借的是绝版珍本,该恶客可能举家潜逃,你就是弄个探测器,也探测不到影踪。” “你摆着还不是摆着,俺拿来进德修业,以便救国救民,你不送慰劳金已够差劲啦,还有脸讨呀。” “几本破书,也不是银子,三番五次,要个没完,我早忘记塞到哪里去啦。哪一天我整理整理字纸篓,找到后摔到他脸上” 其中的大词小用“暗起杀机”,寓谐于庄“一场悲剧于焉上场”,刻意夸大“举家潜逃”“你就是弄个探测器,也探测不到影踪”,形象的动词“塞”、“摔”等词语都能够体现出恶客的可恶、可怕、可恨(可惩)。通过朗读指导,可以让学生明确恶客形象,作者的语言特色。实现通过朗读,可以在字里行间再现恶客的嘴脸。 活动4【导入】再读课文 跳读课文1、2、3、10、11、12段,找出表现作者写作目的的句子,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 (本环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或者收缩,作者表面上是对借书不还者的声讨,希望实现借书必还的风气。其实,还有对文化现象的担忧和讽刺,希望真正的实现由“书橱”代替“酒柜”。) 通过介绍柏杨先生的创作经历和对他的评价,让学生加深对作者对作者的文章的理解:通过朗读,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