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63523

5. 狱中书简(节选) 教学设计 (1)

日期:2024-06-0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162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狱中,书简,节选,教学设计
  • cover
5. 狱中书简(节选)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描写景物的特点,把握描述的顺序。 2.学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理解文章的主题,体会描述之中作者所蕴涵的情感。 3.体会革命者热爱生活、充满爱心的高尚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 2学情分析 所带班级学生对外国文学涉猎较少,尤其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历史了解甚少,所以课前预习要更有指导性和针对性。 3重点难点 1.学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理解文章的主题,体会描述之中作者所蕴涵的情感。 2.体会革命者热爱生活、充满爱心的高尚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知识及课文的时代背景,感知课文内容。 2.初步体会作者情感。 4.1.2学时重点 1.了解作者的有关知识及课文的时代背景,感知课文内容。 4.1.3学时难点 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乐观情绪。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情导入 播放《英雄赞歌》视频 一个时代一首歌,今天的我们是“阳光总在风雨后”历史的昨天了有一个歌,让我们来听一听,看一看,你有什么感想?   活动2【讲授】预习反馈,明确目标 1.查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并整理归纳要点。 罗莎·卢森堡(1871-1919),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左派领袖之一,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生于波兰犹太资产阶级家庭,1893年参加创立波兰社会民主党。后移居德国,参加德国工人运动。俄国一九0五年革命爆发后,回波兰参加反沙俄的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创立德国右派社会民主党人革命组织———斯巴达克联盟,在群众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宣传,揭露德帝国主义的掠夺政策。曾多次被捕,在狱中以“尤尼乌斯”的笔名,写出小册子《社会民主党的危机》。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后出狱,旋即投身战斗,并从事建立德国共产党的工作。1919年1月15日,与卡尔·李卜克内西等同被杀害。 2.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识记生字词语。 不禁jìn小心翼翼yìyì战栗lì肃穆mù信笺jiān飒飒sà嘹亮liáo踱duó跛脚bǒ濒临bīn撤退chè什物shí酣睡hān稀疏shū间歇xiē脑髓suǐ承蒙méng信仰yǎng反省xǐng违反wéi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语: 隐约()茂盛()沉醉()嘹亮() 神奇()散播()晦暗()烘托() 4.解释下列词语: 奄奄一息: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 哑然失笑:失笑:忍不住地笑起来。禁不住笑出声来。 绽裂:1.衣缝脱线开裂。2.引申为开裂。 目眩:失去清晰视觉;视觉变得模糊,尤指看太亮日光时的眼花 万籁俱寂: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阴霾:天气阴晦、昏暗。比喻人的心灵上的阴影和不快的气氛。 蓦然:忽然;猛然;不经意地。另有惊诧含义。 如痴如醉: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5.本文的文体是一封信,是(人物)写给(人物)的信。猜一猜他们之间是关系。 活动3【活动】自主探究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哪些内容。 2.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标示段号。遇到“预习方案”中所列出的生字词教师强调学生要在其下方加上着重号,使学生在朗读和阅读的时候能够强化印象,巩固积累。 3.这个文章的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 明确:“书简”是书信的意思,说明这是一封信。“狱中”说明作者是个囚犯,是在监狱中写的信。 (2)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是在“狱中”? 明确:第三段第一句话:“六点钟我又跟平常一样给关进去了。” 4.小组讨论。 (1)这是一封信。明确:是罗莎·卢森堡写给宋儒莎的。 (2)你知道他们是什么关系吗? 明确:他们是好朋友。作者在狱中给好朋友写信,告诉好朋友她在狱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5.小组交流:这封信写了哪些内容? 全班交流,相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