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64939

【精英新课堂】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5单元21《梦溪笔谈》二则(苏教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5次 大小:194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二则,梦溪笔谈,单元,上册,导学案,精英
  • cover
《梦溪笔谈》二则 沈括 以虫治虫 梵天寺木塔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会“岁”、“穰”、“患”、“贻”等常见文言实词及“之”、“其”、“以”、“悉”等文言虚词意义或用法,熟练翻译课文。 2、掌握本文简洁、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3、了解《梦溪笔谈》及作者沈括 过程与方法 1、生自主学习,感知课文,引导学生对照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2、分组学习,相互质疑,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 3、师生互动,欣赏分析,教师和学生相互问答,共同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 4、学习本文简洁生动,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虫治虫》给予我们“生物防治”、“环保”等方面的思考和启示。 2、《梵天寺木塔》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建筑理 论和技术方面的成就,感受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了热爱科学的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熟练翻译课文。掌握本文简洁、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教学法】 生自主学习,分组学习,师生互动。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以虫治虫》 【预习导学】 1.导入新课 请学生展示各自收集的有关本课的图片、资料,教师作总结,并点评准备材料,准备得最详细。 2.作者链接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浙江钱 塘(今杭州市)人。北宋天圣九年,出生于一个下层官吏的家庭,家境并不富裕,沈括常自谓“出自寒门”。母徐氏,是苏州吴县人,知书达礼,谙通文墨;父沈周,为官清正,不主张严刑苛法,到泉州任职时,沈括随往。 【合作·探究·展示】 一、疏通文意。 1、学生根据手中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自读课文,分小组交流:字音、字形、字义、语句意。 2、集体讨论探究,教师作归纳。 (1)字音、字形部分: 喙(hui) 穰(rang) 梵(fan) 胠(qu) 箧(qie) 履(lu) 贻(yi) 钗(chai) (2)字义部分 大穰:庄稼大丰收 方:才 级:层 患:嫌、担心 贴:赠给 但:只 盖:因为 伏:通“服” 胠箧:从旁边打开箱子 以:用 悉:全 之:结构助词的 其:代词,它的 (3)语段意:(重、难点) 方为秋田之害: 译:正要成为秋田里庄稼的祸害。 则以钳搏之,悉为二段: 译:就用嘴上的钳子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译:十天后,子方虫全部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 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译: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 未布瓦,上轻,故为此。 译: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译: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办,塔身就稳定了。 人皆服其精练 译: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二、根据大家刚才的集体探讨对课文的了解、学生在次自习课文,简述文章主要内容。 答案:《以虫治虫》记叙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从而使作物获得丰收。 《梵天寺木塔》记述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实钉”来加强结构整体性以解决“塔动”问题的生动事例。 三、听老师读课文,再次整体感知课文,注意停顿和重音,学生交流互读。 四、布置作业 1、悉课文内容,掌握字音、字义、会翻译语段。 2、背诵课文。 3、完成书后练习三。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梵天寺木塔》 【合作·探究·展示】 一、作业检查 小组间互相提问(字、段翻译,课文背诵)。 二、合作探究,赏析课文,完成问题。 1、用自己的话说说“傍不肯”这种虫子的形状和消灭“子方虫”的办法。 2、岁以大穰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害虫天敌的出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促进了农业增产,保护了生态环境。 3、动物中还有哪些天敌,学生比赛发言。 例如:猫———鼠 青蛙———害虫 4、那么,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对现代农业的看法。 要点:粮食增产,农药的使用对人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