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65350

福建省2015年学年会教案展示人教版必修二3.2《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5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216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福建省,2015年,年会,教案,展示,人教
  • cover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2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第1课时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2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第1课时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以新课标理念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重视“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达成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一致”。为指导,在设计中的思考是: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的象征,甚至成为高科技的象征。其独特结构模型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见到:从课本的封面看到中关村街头的雕塑;以及街头的路灯,有特色的建筑设计等。这些形象地告诉我们10年前鲜为人知的DNA,如今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这就是社会实际的切入点。由于在生物第一册第二章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中,学生已经学习了DNA的结构单位、组成成分、名称,并看到了脱氧核苷酸链。由以上分析可知学生对DNA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样就为学生学好DNA的双螺旋结构打下了基础。本节课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尝试让学生亲历思考与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与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分析 《DNA分子的结构》既是对已学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知识的进一步深入,更是学习整个遗传部分的基础。该内容几乎每年高考都有涉及。 课本首先用较大篇幅介绍了科学家们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故事,旨在使学生了解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学习和体会科学家们善于捕获和分析信息,合作研究及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之后是DNA分子结构主要特点介绍,最后是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学生动手实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核酸及脱氧核苷酸的相关知识,懂得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加上我校是市属重点高中,而我任教的班级又是理科实验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比较强,具备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条件。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对DNA的探索历程。 2.概述DNA结构的主要特征,默写出DNA的平面结构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DNA的立体结构、平面结构观察,掌握DNA结构简图的绘画。 情感目标: 1.认同与人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2.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家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善于利用前人的果。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六、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相结合。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八、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及理论依据 问题导入:多媒体展示中关村DNA雕塑 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思考、讨论 问题导入: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出DNA的结构是什么? 利用多媒体画面,导入新课,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兴奋点,唤起学生强烈求知欲。 回顾DNA的基本化学组成知识。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作出肯定和鼓励学生并播放课件 为后面学习新知识作铺垫。 提出问题:基本单位是如何组成DNA长链的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补充和鼓励学生探索。 转入本节课内容DNA结构的学习 阅读分析两位科学家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故事。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策划学生活动引导1:上述资料中涉及到哪些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这对你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有什么启示?引导2、沃森和克里克默契配合,发现DNA双螺旋结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