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65599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课件+教案

日期:2024-06-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5740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件,教案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一些常识。 2.了解诗歌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及珍视朋友间的友谊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学情分析 农村的学生阅读量较少,对于诗歌更是空白,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因此,老师在课堂上的诗歌学习指导就尤为重要了 。 3重点难点 1.了解诗歌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及珍视朋友间的友谊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歌曲《送别》导入  同学们,应该说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离别,现在我们来听一首歌曲《送别》。(教师一并出示送别的歌词,导入课堂) 活动2【讲授】整体感知 二、整体感知: 1.本诗属于哪种体裁?   五言律诗。 2.回顾关于律诗的知识。 律诗有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以数字来判断是几言。 活动3【讲授】正课 三、正课: (一)美读 1.师范读本诗,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和感情基调。 2.学生齐读,注意把握诗的节奏。 3.学生自由朗读,在把握节奏的基础上揣摩诗歌的感情。 4.抽个别学生朗读,其他学生点评,大家在朗读上共同进步。 (二)美品 1.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情感上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感情比较达观。 2.你从诗中的哪句话理解到作者的这种感情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怎样来理解这句话呢?用自己的话来说。   只要四海之内知心的朋友时刻关心着自己,即使远隔天涯,也会觉得跟近邻一样。”这句话可以说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的共同心声。 4.分析其他三联 (1)我们来看一下首联。它是在写景吗?或是写什么?  看似写景,实则劝慰友人。这里出现了两个地点,“我”在长安城可以看到杜少府上任之地“五津”,此番离别并非远别,何必伤感呢?因此,“三秦”是送别地点,“五津”是上任地点。 (2)颔联中的“宦游人”指的是什么人?这句话怎样理解? 指的是出外做官的人。直接劝勉友人,我们都是外出做官的人,此别为别中之别,不必伤感。  (3)颈联则推开一层,转述别后思绪,所以1—6句诗意似悲而作者旷达的胸襟可以显见,怎样理解最后两句呢? 尾联由前三联层层逼出———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比邻,自当与分别之时不要效仿小儿女的情态,哭泣悲伤。 (三)美说 结合诗句,展开丰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一下诗歌的意境。 (四)美背   要求学生默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味,检查背诵效果。 活动4【活动】拓展 四、拓展:  同学们,结合我们刚才分析诗的方法来看一下王维的《使至塞上》,首先请大家用两分钟时间快速阅读,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分析诗人的感情,最后比较两位诗人之间相同或不同之处。 活动5【作业】作业 五、作业: 以杜少府的口吻,以你们自己的感情,回赠王勃一首现代诗。 课件14张PPT。送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川1、(各自朗读)第一遍读出字音美;板快一:美读2、(学生齐读)第二遍读出情感 美,注意节奏、停顿、快慢;3、(同桌间对读)第三遍读重在读 出情景美,注意把握好语气。跟着配 乐齐读全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古诗朗读方法指导: 1、读准字音。 2、读准节奏,处理好语音的轻重、音节的快慢和语气的强弱。 五言诗一般 为二三式,全句的节奏是两字加三字。 如:离离/原上草;七言诗的一般节奏 是四三,全句的节奏一般是二二三。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 3、读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