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65689

9.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教学设计 (4)

日期:2024-05-1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115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教学设计
  • cover
9.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整体把握文章主旨。 2.通过精读与深思,了解全文结尾的结构作用及主题意韵。 3.展开交流与讨论,超越故事表象,深入生活与生命的内涵中,学习和思考人生哲理,建构积极健康的价值观。 2重点难点 重点:深研精思,了解与把握文章的主题及结构。 难点:延伸拓展,结合自身生活与现实生活,体味蕴含在其中的生命哲理。 3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对于人来说,现实生活就是欲望的大海。生命也许就是驾一叶扁舟在欲望之海中奋力拼博的过程。在这过程里我们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的滋味。而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作家却用文字记录下了可贵的思考,启悟我们驻足凝望来路与去向,激情与现实,生命的过程与价值。现在就请我们参看俄罗斯伟大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写的《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散行板书〕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二、作者简介 列夫 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学习,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后来又几度出国游历考察。这一切经历为他日后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1910年10月他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他的主要作品:《战争与和平》、《童年》、《少年》、《一个地主的早晨》、《琉森》、《哥萨克》、《安娜 卡列尼娜》、《魔鬼》、《复活》等等。(散行板书主要作品名称) 三、检测预习 1.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积攒( ) 铁锨 ( ) 贫瘠 ( ) 广袤( ) 罂粟( )( ) 咫尺( ) 2.解释下列词语或用下列词语造句。 集思广益: 辗转反侧: 熠熠发光: 四、请学生复述课文 1.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故事。 2.学生复述。 五、文本赏析 (一)课文分析。 1.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列出问题。(投影或板书) (1)比较标题:A.帕霍姆需要多少土地 B.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思考:这两个标题哪一个更切合文章内容?而课文为什么选择第2种? (2)进一步比较分析标题: 结合课文,思考:A.他需要多少土地? B.他想要多少土地? C.他能要多少土地?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小组或个别指导。 3.明确: 第(1)题:A答案中的帕霍姆只是文中具体的一个人,若以此为题,则他的故事只是他自己的故事,无法在读者心中引发起属于自己的思考与感触;而B答案中的一个人既包括了帕霍姆这样一个人,又包括我们读者,———在称呼上更具情感意味;这样在阅读之后,我们将会通过帕霍姆的故事引发共鸣,从而深切地思索个人的生命意义与追求。只有这样,文章才更富有启人深思的力量。 (二)帕霍姆死亡的真正原因调查与思考。 课文《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的结局也很有特色。文章以帕霍姆的美好生活开始,以最后的死亡而结束,显然是一个悲剧。但是作者如果仅仅告诉我们这悲剧的结局,文章可能只会让人在一片惋惜声中结束,却无法引人深思。文章的深刻性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那么,请同学们试想,作者在全文结束的时候启发人们对于悲剧进行深入的思考的呢? 1.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教师板书问题。 2.学生交流讨论,师生明确: 帕霍姆死亡的表面原因:疲劳而死 帕霍姆死亡的深层原因:膨胀的贪欲 原因分析所引发出的思考:由合理的欲望到膨胀的贪欲,由充溢着灵魂的幸福感到被欲望灼烧的痛楚感,再到对死亡的恐惧感,帕霍姆的经历显然点燃起我们对于生命本质的深深思考:超出我们需要,超出我们能力的追求能在多大程度上给我们带来幸福感?我们生命中的幸福感又应该通过怎样的节制而获得充实?我们应该有怎样的生命认识与价值追求? 六.情感撞击 请你以“帕霍姆,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说出你最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