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65708

世间最美的坟墓——记一九二八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教学设计 (2)

日期:2025-10-1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2次 大小:137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世间,一次,教学设计,旅行,俄国,二八
  • cover
世间最美的坟墓———记一九二八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朗读全文,领悟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感情。 2、精思揣摩,欣赏作者于语言表达上的精致细腻与优美。 3、比较、探究作者在艺术技巧上的准确运用以及良好表达效果。 2重点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领悟作者蕴含于其间的深情,感受伟大的朴素情怀。 难点:通过比较、探究等方式精研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精巧细致。 3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角度:从本课写作对象特点的角度来设计导语。 语言的魅力不在于多,而在其精当与简约。有时,最美的语言就是无言。 陕西武则天坟墓的乾陵前竖着一块碑。几乎所有的帝王无不在生前身后极尽美化粉饰之能事。宏伟的帝陵,奢华的装饰,无尽的宝藏,溢美的赞辞,在尽享人间的美好之后,他们还想把荣耀带进另一个世界,同时也把虚伪与粉饰留给了人间。 作为一代英主的武则天自然也不忘给自己竖一块碑,巨大的碑。 可人们记住这块碑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它的高大,反而是因为它的碑文。 碑文是奇特的。因为没有一个字。这无字的碑文留下了千古谜。 【设计说明】学生的心理是无不喜欢故事与有挑战性的理解题的。从武后的故事入手,在内容上与课文有一定的相似性,容易实现内容上的过渡与迁移。而且,让学生在思考中进入另一个思考与阅读的情境,学习心理上也容易保持一定的热情与关注度。当然,我们还可以考虑从另外一些角度设计导语:比如,本课的主要写作技巧是“对比”;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词句欣赏”,如果从这些角度入手,找一些优美有趣的故事来入题,相信效果也一定很好。 二、诵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要,把握其中的情感基调。 〔学情预测〕诵读时注意方式不要太单一。分组朗读、个别诵读、全班齐读甚至是教师范读都可以交叉进行。而且,考虑到课堂时间的限制,建议教师对于某些优美的段落或语句,可以采用更为灵活的方式多读几遍。既为下文的分析讲解做好铺垫,同时也增加学生涵咏体味的时间。 1.确定读的方式与范围。 2.学生诵读时,教师通过散行板书或投影方式正音。 尘嚣()墓冢()荫庇()栅栏()禁锢()飒飒() 三、研读分析,深入把握文章的情感与思想意韵。 1.比较分别位于文章开头、中间、结尾的三句话,找出其中不同处,并分析其中表达的感情。 ①我在俄国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列夫 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开头段) ②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中间段) ③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结尾段) 明确:这三句最重要的不同是作者所包含在其中的情感发生变化。体现在作者用词上的。第①句中范围词“俄国”、比较词“更”;第②句中范围词“世间”、比较词“最”;第③句中范围词“世界”,比较词“再也没有……更”,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赞美感情的不断上升。这种感情渗透在叙写中,不断强化,最后达到令人“震撼”的境界。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用板书展示) 墓地环境 特点 人们情感 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 敬畏 朴素 上面开满鲜花,有几株大树荫庇 风儿俯临、阳光嬉戏、白雪覆盖 〔学情预测〕本题的设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深入研读,同时,进行检索能力、简单归纳能力的训练,从而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在设题方向上与上一题保持着一致性,学生在认识上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而且,考虑到空格中选填的内容大多在课文里,因此,相信大部分学生是可以完成的。 四、研读分析,深入鉴赏文章词语与技巧。 1.解释下列加点词含义。 ①这将被后代怀着敬畏之情来朝拜的尊严圣地。 ②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 ③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