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65710

世间最美的坟墓——记一九二八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教学设计 (3)

日期:2025-10-1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138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世间,一次,教学设计,旅行,俄国,二八
  • cover
世间最美的坟墓———记一九二八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生字词:尘嚣、荫庇、嬉戏、震撼、禁锢、饱经忧患、扣人心弦等; 2、感受文章语言的简洁清丽之美,体会散文中情景理的完美结合。 二、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与分析评价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茨威格对伟人托尔斯泰的崇敬之情,加深对美和平等的理解,培养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 2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过散文,知道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了解散文阅读的方法。对文中人物托尔斯泰的生平也有所了解,部分学生通过阅读名著《名人传》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所以课文理解内容难度不大,重点在于品味课文语言,感受朴素美的震撼力量。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所描绘的“朴素美”,感受“朴素美”的震撼力量。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中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在俄国的一个树林中有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它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更没有逝者的名字,它“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从不关闭的”,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大家能想到这个小小的,普通而又平常的长方形土丘里包容着一个什么样的伟大人物吗?对,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称其坟墓为“世间最美的坟墓”。(板书标题) 活动2【讲授】回顾列夫·托尔斯泰情况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 十九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战争与和平》是他前期创作总结。《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鲁迅称他是“19世纪俄国的巨人”。 活动3【测试】检查预习情况 1、读出下列字的字音: 尘嚣(xiāo)荫(yīn)庇(bì)嬉(xī)戏 飒飒(sàsà)禁锢(gù)冢(zhǒng ) 2、释义: 饱经忧患:扣人心弦: 活动4【活动】整体感知 1、《世间最美的坟墓》是作者在1928年列夫 托尔斯泰百年诞辰之际,到俄国旅行时,在伟大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墓前感受的真切描述。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这篇课文。 2、听示范朗读录音,然后快速默读课文。 3、请同学们说出哪些内容给自己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学生自主探究可能涉及的问题及教师引导方向: (1)描写托尔斯泰墓外观的句子。(品析托尔斯泰墓特点) ①“这将被后代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 ②“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 ③“它只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④“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用活泼温柔的语气朗读并品析。) (2)与其他伟人的墓相比托尔斯泰墓缺少哪些东西,又拥有哪些东西? “没有”:十字架、墓碑、墓志铭、名字 “只有”:小小长方形土丘、大树、鲜花、风儿、阳光、白雪。 (3)托尔斯泰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墓地? 明确:我感受到晚年的托尔斯泰在追求一种恬静、自然的幸福。 他儿时听到关于幸福的古老传说,就和哥哥在庄园里亲手种树,多么天真无邪,多么富有童趣。而饱经忧患、历经磨难的托尔斯泰晚年回想起这些往事,突然觉得“自然、宁静、远离世俗”才是幸福的,于是他愿意将自己埋骨于此处。 (4)托尔斯泰墓地的朴素对到他安息地来的人又产生了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