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31张PPT。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单元复习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抗战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从此开始。南京大屠杀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日本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中国军队先后取得了平型关战斗,以及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战役的胜利。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单元导读 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反诬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一、九一八事变: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日军占领沈阳城,后又侵占了东北三省。⑴时间:1931年9月18日⑵概况:⑶结果: ①蒋介石下令不抵抗,张学良奉命将东北军撤至关内。 ②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 ③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本的侵略。 ④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一、九一八事变:第14课 难忘九一八⑷各方态度:二、西安事变:第14课 难忘九一八⑴背景:①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 ②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国民政府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和十七路军将领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④蒋介石不但不接受建议,反而调动大批军队要围攻红军。1936年12月12日第14课 难忘九一八张学良、杨虎城⑵目的: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⑶时间:⑷人物:“兵谏”⑸方式: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⑹中共态度:二、西安事变: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放。第14课 难忘九一八⑺结果:二、西安事变: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第14课 难忘九一八⑻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二、西安事变:1937年7月7日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⑴时间:一、七七事变北平城外的卢沟桥⑵地点: 日本空袭卢沟桥与宛平守军,中国军队奋起抵抗。⑶概况: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⑷影响:一、七七事变①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②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 ③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1937年12月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⑴时间:二、南京大屠杀日军占领中国首都南京⑵背景: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⑶南京大屠杀日军的暴行: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⑷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二、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遭受日本帝国主义蹂躏最惨痛的一幕,充分暴露了日本法西斯反人类、反社会的反动本质及战争的罪恶;南京大屠杀有力地证明了日军的罪恶行为,这是不可抹杀的历史实事;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争取和平和捍卫和平是中国人民用血的代价得出的坚定信念。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5)南京大屠杀的启示(1):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民必须勿忘国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同时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复活。日本则要承认战争罪行,赢得亚洲各国人民的谅解,以改善同亚洲各国的关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