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76966

第十六课 动画效果添生动 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10-29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125392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十六,动画,效果,生动,课件,教案
    第十六课 动画效果添生动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演示文稿动画设计,掌握在文稿中添加、设置动画的方法,基本理解动画在演示文稿中的作用和意义。 (2)能够根据对象的动画需要,对添加的动画效果进行参数的重新设置,达到较好的演示效果。 (4)通过演示文稿动画方案的构思,提高整体的规划能力,体会适当的动画效果对突出演示文稿主题的特殊作用,增加成就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个体自学、小组合作(同伴互助)、老师的点拨引导等学习方式 ,掌握演示文稿中对象的动画效果设置,以过到较好的演示效果。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学生综合运用动画效果创作作品,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对自己及他人作品的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告别迷恋动画片的时代,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本节课能够让他们联想到动画片中的画面,所以讲课的时候通过动画画面引入到课堂上来,这样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在演示文稿中添加、设置动画的方法。 2.教学难点:根据需要设置合适的动画效果;确定合适的动画方案。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多媒体展示PowerPoint动画《爸爸去哪儿了?》,引出本课学习内容:给演示文稿加入动画效果。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后简单发表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欲望与学习兴趣。 活动2【活动】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任务一:找出动画命令位置 1. 布置探索学习任务,让全班学生寻找有关动画的命令。 2. 让找得快的学生口头介绍动画命令的位置。 学生活动: 打开powerpoint,寻找动画命令,在教师的引导和小组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任务一。 设计意图: 为后面的上课奠定基础。 任务二:学习添加设置动画效果 1.分析《爸爸去哪儿了》片头动画,提问“火车和人物图片出现了什么变化”? 2.教师演示给火车和人物图版添加“飞入”和“浮入”效果。 学生活动: 1.学生通过书本或小组讨论探索解决。 2.学生完成第三个任务:给第一张幻灯版中的火车和人物图片设置合适的自动播放及播放时间。 设计意图: 1.通过比较,让学生知道,会添加动作是不够的,需要对动作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设计 。 2.引导学生对动画效果进行设置,其中主要的是自动播放和时间上的设置。(利用动画窗格。 任务三:学习添加设置动画效果 1.在大部分学生完成第一个任务时,教师让学生点击“幻灯片放映”按钮,会发现这些动画都需要自己单击才能实现,同时大屏幕上演示教师所做的幻灯片,则是自动播放的,引导出如何实现动画的自动播放设置。 2.教师归纳(之前和之后的区别),并提问如果想要播放动画的时间更长,那又如何操作? 学生活动: 1.学生通过书本或小组讨论探索解决。 2.学生完成第三个任务:给第一张幻灯版中的火车和人物图片设置合适的自动播放及播放时间。 设计意图: 1.通过比较,让学生知道,会添加动作是不够的,需要对动作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设计 。 2.引导学生对动画效果进行设置,其中主要的是自动播放和时间上的设置。(利用动画窗格。 任务四:制作特殊的动画效果 1.看教师演示“叶子落下来”动画,提问“叶子出现了什么变化”? 2.教师演示给树叶添加路径、旋转和陀螺旋这几种动画。 3. 展示学生完成的作品,和学生共同归纳操作步骤。 4. 要求学生以上三个任务基本要完成。 学生活动:学生给树叶添加路径、旋转和陀螺旋动画效果。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让学生了解如何设置动画,及制作特殊的动画效果。 活动3【练习】综合练习,提高拓展 教师展示《卷轴动画》,提醒学生在制作动画效果前要先确定合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