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78785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共43张PPT)

日期:2024-06-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36476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PPT,43张,交往,岸的,海峡
  • cover
课件43张PPT。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汪辜会谈”及“九二共识”;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海峡两岸交往概况等。 学习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学习难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1、从建国初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的对台湾的政策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 2、改革开放后谁在“一国两制”构想上起初了怎样的对台方案? 3、1987年,在两岸关系的发展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你知道为什么这样说吗? 4、1992年,两会达成了一个著名的共识,就是媒体经常报道的92共识,你知道是就什么原则达成的共识吗? 5、介绍汪辜会谈时间、与会双方,开会地点、和意义。 6、共产党始终坚持的台湾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原则?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後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後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乡 愁(台湾·余光中)从诗中你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诗中最后一句“一湾浅浅的海峡”指的是什么呢? 诗中反映了海峡两岸“现在”处于一种怎么样的状况呢?以诗读史三国隋元明夷洲流求琉球台湾1662郑成功 收复台湾1684清设立 台湾府日占台湾1949分离至今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回顾历史追根溯源 三国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 隋炀帝派人到达流求(台湾) 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政府设立台湾府 历史上海峡两岸的交往 map1949年,蒋介石在内战失利中退守台湾。台湾的分离 1949年蒋介石败走台湾后,把台湾作为国民党 “反攻大陆、复兴党国”的基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阻止祖国大陆解放台湾,美国政府插手干预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统一,造成了台湾海峡地区的长期紧张对峙局势。20世纪80年代至今,台湾当局利用国际反华势力蓄意制造分裂,鼓吹“一中一台”,企图分裂国家,使得两岸统一的进程困难重重。台湾问题的由来回顾历史 19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的台湾省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 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了台湾海峡,美国第十三航空队进驻了台湾。4、各个时期党和政府对台湾的重大政策。(1)、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 A、新中国成立后———武装解放 B、20世纪50年代———和平解放 “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C、改革开放以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拥有比港、澳更高的自治权: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但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 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促进和平统一 进程的八项主张(1995年)2005.3.14A 政策的转变B CD “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这只能制造人为的紧张。我们认为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望大陆(于右任创作于1962年)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海峡两岸的隔绝———天堑2、两岸僵局的打破 A、1987年台湾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B、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称为“九二共识”。 作用历史性地开启了两岸 正面对话和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