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81867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7份打包)

日期:2025-11-2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89394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福建省,专题,打包,7份,变化,能量
    课件41张PPT。原电池【演示实验一】:将锌片、铜片插入稀硫酸,有何现象?锌片上有气泡产生原理:Zn + 2H+ = Zn2+ + H2↑2e-【演示实验二】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有何现象?实验现象: 铜片上有气泡产生问题探究1.铜片上产生什么气体? 有人说H2是由铜和稀硫酸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反应产生出来的。这种想法正确吗?2.铜片上的电子从何来?2H+ + 2e-=H2↑ CuZn 稀硫酸Zn2+H+H+电流计Zn-2e- = Zn2+2H+ + 2e-=H2↑ 3.如何检验电子的流动?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这种产生出来的电能是从什么能量转变来的呢?一、原电池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电子的转移氧化还原反应电流如何检验原电池正负极?用一干电池连接电流计验证电子流向,确定Zn片, Cu片的正负极是怎样的?测干电池时,电流计指针偏向正极CuZn 稀硫酸Zn2+H+H+1、原电池的正负极判断负极( Zn片 ) : 正极( Cu 片):测原电池时,电流计指针指向Cu片电子流出的一极 电子流入的一极 2、电极反应总反应:Zn + 2H+ = Zn2+ + H2↑(离子方程式)Zn + H2SO4 = ZnSO4 + H2↑(化学方程式)Cu ㈩Zn㈠Zn2+H+H+Zn-2e-=Zn2+2H++2e-=H2↑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负极正极电子沿导线传递,产生电流失去电子溶液中阳离子得到电子SO42-3原电池工作原理小结较活泼金属 不活泼金属 从化学反应来看,使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分别在两个电极上发生,使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工作原理问题探究:使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应该具备哪些条件?1、前提: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 Cu- Zn原电池中Zn片换成Ag片能形成原电池吗 ?(不可以)2、电子为什么会定向移动(动力)? 电子定向移动的动力:两极有电势差 条件:两种不同的金属 (或一种金属与石墨)作电极(不可以)能形成原电池吗 ?(可以)CuZn整个装置是如何形成电流的闭合回路的?外电路:负极不断产生电子跑到正极 电流:正极到负极负极正极电灯3、电子要定向移动还需什么条件?CuZn溶液中阴阳离子分别向哪一个电极运动?Zn2+负极正极静电作用内电路:阳离子正极阴离子负极(不可以)能形成原电池吗 ?(不可以)原因: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二、形成简单原电池的条件两个电极:两种不同的金属 (或一种金属与石墨) 电解质溶液: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形成闭合回路:用导线相连(或直接接触)前提:金属能与电解质溶液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哪些装置能构成原电池?√√巩固练习1 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 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 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 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 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为: ( ) A.a > b > c > d B.a > c > d > b C.c > a > b .> d D.b > d > c > a B巩固练习2原电池工作原理氧化反应还原反应④有闭合回路(–)(+)e-A③电解质溶液②一般有还原性差异的材料作两个电极C石墨稀硫酸ZnCuADC【知识回顾】下列装置可以构成原电池的是( )D? 正负极的判断: 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一般为 较活泼的金属电极) 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一般为较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 (负极失电子数与正极得电子数相等)? 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1、先根据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及反应现象,再确定正负极,然后写电极反应式。在确保正负极转移电子数目相同的前提下,将正负电极反应式相加既得总反应式。 2、根据氧化还原方程式找出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物质,确定两极名称和反应物,利用电子守恒写出两极反应式。 练习1、判断下列哪些装置构成了原电池?若不是,请说明理由;若是,请指出正负极名称,并写出电极反应式.1(∨)2H++2e-=H2↑负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