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9109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

日期:2024-05-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219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课
  • cover
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学习目标 1、识记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在地朗读课文,并能概括内容。 2、体会雨果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他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3、品味这封信的精彩语言:热情的赞美和辛辣的讽刺。 4、领悟只有国家民族强盛,才能免遭外族侵略的道理,从而坚定为国家强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学习重点 1、感知信的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品味信的语言。 学习难点 品味赞美和讽刺的语言。 导入教学: 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北部。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它是清朝五代皇帝倾心营造的皇家营苑,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世人冠以“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东方凡尔赛宫”等诸多美名。这里有碧波荡漾的福海,有秀美的夕阳晚照有如梦似幻的仙山亭,还有无数的奇珍异宝。然而,现在的圆明园已经残破不堪,那曾经宏伟壮丽的大理石柱廊孤独的站立在高远的天空下,似乎还在回味着往日的辉煌……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从一个侧面了解这段屈辱的历史。 基础过关 一、读音辨析 赃(zāng)物 给予(jǐ) 琉璃(liú lí) 珐琅(fà lánɡ) 晨曦(xī) 掠夺(lüè) 瞥见(piē) 箱箧(qiè)  令人惊骇(hài) 眼花缭(liáo)乱 二、词语释义 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晨曦:晨光。 富丽堂皇:宏伟美丽,气势宏大。 赃物:贪污受贿或盗窃的来的财物。 箱箧:箱子。 制裁: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 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不存在。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也说丰功伟业。 瞥见:一眼看见。 典范: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 三、语句解读 1.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话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何作用? 作者这样说使用反语给予强盗以辛辣地讽刺,以文明和野蛮相对照,使世人一眼就能看出正是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做出了毁灭文明、劫掠文明的野蛮行径,而创造了惊世文明的中国人却遭受了侵略,圆明园这一人类文化瑰宝也荡然无存,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2.你怎样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句话的含义? 侵略压迫别国人民的殖民者不能以被压迫者的过错为借口,以此来掩盖自己的罪行。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人民永远不会做出像英法两国政府那样的强盗行径。强盗为自己所犯罪行百般抵赖的丑恶嘴脸昭然若揭。 3.作者说:“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句话反映了他在这件事上的什么立场? 作者从其正直的人道主义者的立场出发,坚信未来一个解放了的,彻底清除了强盗的干净的法国一定会把劫得的中国人民的财物归还给它的主人。 四、作家作品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五、背景探视 圆明园是一座供清朝皇帝游乐的花园,也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在北京海淀附近,始建于康熙48年(1709年)。这座花园方圆十多公里,在这儿可以观赏到国内外四十个地方的有名的风景。园内还珍藏着许多无价的珍宝,罕见的图书,珍贵的历史文物,因此它又是一座闻名世界的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 1856 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