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8张PPT。踢毽子毽子起源踢毽子的历史很悠久,但究竟始于何时,并无确切记载。古代的名物考据家认为踢毽子源于蹴鞠,如宋人高承《事物纪原》称踢毽子为“蹴鞠之遗事也”。唐代以前的鞠“用毛纠结为之”(《初学记》),与毽羽类同,且也是“抛足之戏具”,所以鞠与毽还的确有点血缘关系。据文物家考证,汉代画像砖上已有踢毽者的形象,照此推断,踢毽子最晚也起源于两千年前的汉代。到了南北朝,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巧妙地踢毽子了。唐代释道宣《高僧传》记载:“沙门慧光年立十二,在天街井栏上,反踢蹀,一连五百,众人喧而观之。佛陀因见怪曰:此小儿世戏有工。”(卷二《习禅·魏嵩岳少林寺天竺僧佛陀传》)蹀就是毽子,反踢就是用脚外侧踢,也叫“拐”,反踢五百下,可见脚上功夫。踢毽子甚至影响了少林寺武功,少林寺僧也曾把踢毽子作为一项练武的辅助功。 踢、拍毽子的方法一般踢法 (1)拎踢 (2)盘踢 (3)拐踢 (4)脚尖踢 (5)空踢 (6)磕踢 (7)停毽花样踢法 (1)交叉踢 (2)交叉跳踢 (3)盘跳踢 (4)交叉踢接 (5)钻圈 趣味踢法 (1)记数 (2)轮踢 (3)接力 (4)组合拍毽法(1)平拍 (2)挂 膝拍 (3)绕膝拍 (4)马步拍 (5)跪膝拍 (6)平抄踢、拍毽子注意事项挑选毽子时要首先注意毽子的羽毛,羽毛一般长度约12~15cm,过短踢起来不容易控制方向;过长运行时难以翻转,难变化动作花样。毽子羽毛要扎接对称,否则容易偏离方向;底盘一般以直径2~3cm为好,主要以毽子的灵活和易控制为准。谢谢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