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95606

人教版生物(必修2)2.3《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8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7057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生物,必修,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 cover
2.3《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伴性遗传》这一节,是新课标教材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它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概述伴性遗传的概念和特点 (二)能力目标 1、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2、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目标 1、认同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的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 2、认识遗传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增强优生意识。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遗传的基本规律,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做好了知识准备。但从以往经验来看,多数学生学完伴性遗传后,会将它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混淆不清。 [教法分析] 本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果蝇的眼色遗传”“红绿色盲小调查”引入课题,让学生阅读“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故事”,体会科学家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逐步推出红绿色盲基因的位置和显隐类型。接着引导学生共同写出五种基因型、六种婚配组合,以其中四种婚配组合为例进行讨论分析、归纳出红绿色盲(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此后以类似的方法引导学生对伴X显性遗传和伴Y 的遗传的学习。通过比较三种不同类型的遗传方式,总结伴性遗传的含义,并同学生一起探讨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创设情景 展示“果蝇的眼色遗传”图片红绿色盲小调查 SHAPE \ MERGEFORMAT 学生回忆上节知识学生检测、回答 回忆上节知识,引出与其遗传相似的红绿色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学习一、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 (一)红绿色盲症的发现请阅读有关道尔顿发现色盲的故事问题:谈谈为什么道尔顿会发现色盲?你从他身上,学会了什么 学生阅读故事简谈自己的感悟 利用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二)探究红绿色盲症的遗传方式1、资料分析:红绿色盲基因的位置和类型下图是某家族的红绿色盲遗传图谱,请分析并讨论:问题一: 图中主要是什么性别的个体得病,你会做出怎样的预测?问题二: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Y染色体上? 展示X染色体与Y染色体图片,引导学生作出假设。问题三: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板书:红绿色盲(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2、列表要求学生写出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女性:XBXB、XBXb、 XbXb男性:XBY、XbY问题:能写出几种婚配方式?3、探究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遗传方式(1)正常女性与色盲男性婚配的遗传图解问题:父亲的色盲基因传给了儿子还是女儿?(2)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的遗传图解问题:儿子的红绿色盲基因从那里传来?4、伴X隐性遗传(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1)交叉遗传(2)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问题一:学生观察,发现图中患病人群均是男性,预测色盲基因应该在性染色体上问题二:集体讨论、可能有下面几种回答预测回答:只在X染色体上只在Y染色体上XY染色体上都有学生推理:1、色盲基因若只在Y染色体上,Ⅱ代2号必为患者,与实际情况不符。2、若色盲基因在X、Y染色体上同时存在,那么红绿色盲患者理论上在人群中的男女比例为1:1,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所以色盲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 问题三:根据已学过的基因分离定律答:“无中生有”所以是隐性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学生得出结论: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思考作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