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502826

中图版(北京)八年级上册3.3《聚落》课件(26张ppt)+教学设计+反思共3份 (3份打包)

日期:2024-05-05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168614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3份,26张,反思,教学设计,ppt,课件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三节 聚落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中图版的义务教育地理八年级上册中的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三节内容《聚落》。课标要求是:第一,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第二,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它是在学习“什么是聚落”、“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差异”的基础上,从“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出发,进一步探究影响聚落形成的主要自然环境因素。从本节的授课内容来看,没有太难理解的东西,关键是启发学生结合身边的所见所闻,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所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很大的伸缩空间。 就这一节课的教学安排,我认真研读课标,通过与教研员及中心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本校教研组多次共同研讨,修改完善共形成4稿。现就研讨过程呈现如下: 第2稿的修改主要是试讲后从教学思路和从教案和课件的规范性、美观性等方面着手。课件包括字体、图片与文字的搭配、图片大小、字体颜色与课件背景色匹配等;教案包括字体、字号、格式、语言的规范性等。使课件更加清晰美观、教案更加规范。 为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采取播放视频导入新课。然而为了充分利用引入,提升学生的认识,在本节课最后增添一张地球夜景的图片(第2稿),由此回扣开始视频,让学生应用总结的规律,从高空看聚落在灯光上亮度面积分布有什么特点。 然后根据教材中聚落的定义,通过网络搜集了建筑、道路交通、百货商店、工业活动、农田等反映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景观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聚落都包括什么,进而通过景观图片的比较将聚落分类。由于这部分主要是通过观察大量的景观图片,分析比较景观之间的差异最后得出结论,那么对图片所反映的景观要素具有一定的要求,在选取图片时要求较高,因此将一张能同时反映两种及以上要素的景观图片替换掉(第3稿),为了更好的比较乡村和城市交通景观差异,突出体现乡村和城市交通的整体景观,在第4稿中采取利用昌平和十三陵地区的卫星图像,让学生感受地理与网络结合。同时为了体现新课程的一个突出理念———课程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活”的地理,生活中“真”的地理,感受生活中地理的“实”,课前让几位同学拍摄了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的道路、超市等实景图片(第3稿),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就在身边。 为了使学生更深切的体会城市与乡村的差异,制作表格包括房屋建筑、道路的数量、类型,商店、学校、医院等设施的齐全程度等,在这一问题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感受,填写表格。然后思考为什么景观会存在这么大的差异,然而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生产方式这一词的概念并不是理解,不能直接说出生产方式的不同,那么在第2稿中修改了教学思路,先是让学生比较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差异,然后学生带着问题“为什么景观会存在这么大的差异?”进行下面的学习———生活在乡村和城市聚落中的人们,主要从事哪些工作呢?最后归纳总结出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生产方式的不同。讲解从事哪些工作的同时,说出了乡村的类型(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体会到劳动生产方式的不同,第4稿将景观图片替换为带有人进行生产劳动场景的景观图片)和城市职能不同。通过共同研讨,城市职能这一部分与教学目标联系不紧密,考虑此部分与后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联系不大,第4稿决定删除此部分。最后以板书的形式总结以上内容,落实了课标一的要求。 在探讨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由于初二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掌握了自然环境要素都包括哪些内容,采取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为了使问题设置更具有指向性,甲乙丙三地进行选择时,第4稿将“请说出理由”改为“请说出主要自然因素”。以大庆和北京为例,探讨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