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508998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2.短文两篇 表格式教案(2份打包)

日期:2024-06-1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259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两篇,打包,2份,教案,格式
    陋室铭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 陋室铭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主备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2、了解一些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认识“铭”这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4、体会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教学流程 导航台 知识链接 自主探究环节出示探究问题:1、结合注释翻译文章,画出不懂的词句。2、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3、《陋室铭》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其不陋的?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4、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体会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自主学习10分钟,然后对不懂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陋室铭》早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是被“气”出来的。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了当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权贵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被贬至安徽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 (一)资料补充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这种文体现代还用吗?———座右铭。(二)作者简介 刘禹锡,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有《刘梦得文集》 合作交流环节1、解释重点字词2、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陋室铭》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其不陋的?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环境幽雅(对偶 拟人)交友高雅(衬托)生活情趣高雅(对比 虚实相生)4、、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安贫乐道 高洁伟岸) 这篇短文可分为几个层次 每层的大意是什么?回答: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山不在高一惟吾德馨”;第二层:“苔痕上阶绿一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南阳诸葛庐一孔子云:何陋之有 ” 概括各层大意。前六句,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中间八句,描写陋室的特点。(自然环境优美、来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的高雅) 最后三句,点明陋室不陋。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山水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回答:(1)从山水写起,目的引出陋室,暗示陋室不陋,点明文章的主旨。(2)采用比兴的修辞手法,构思新颖,使文章显得起伏多姿,对陋室起到渲染烘托的效果。 文言文句子直译六法⒈扩:单音词扩成现代汉语双音词。⒉换:文言词语换成现代汉语。⒊留:古今通用的专用名词。⒋删:句首尾的语气词、连词、副词。⒌调:特殊句式调换顺序。⒍补:省略内容或关联词补出来。 展示点拨环节各小组交流展示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 )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 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德馨: )⑷无丝竹之乱耳(丝竹: )⑸无案牍之劳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