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512145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教案+练习)

日期:2024-05-0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56677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6课,三国,鼎立,课件,教案,练习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16课 三国鼎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说出其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系。 简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以及它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指出三国的地理位置,提高识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历史教学插图、视频,直观形象地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有关史实。学习从各种途径收集史料的方法,收集讲述有关三国历史的小故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也能起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方法】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视频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视频: 《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提问:大家听过这首歌吗?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有多少同学看过《三国演义》这部书和电视剧?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三国中的人物。 教师:《三国演义》开篇就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和久必分”。印证了自秦汉统一到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局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历史的角度学习政权分立的开篇《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出示材料: 材料一: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材料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 思考:假如你生活在东汉末年,你的生存环境将是什么样?你的愿望将是什么呢? 展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分析东汉末年的形势) 教师: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各割据势力为了扩张势力,彼此征战,使得黄河流域的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社会生产力也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人民群众渴望早日结束战乱,实现统一,重过安定的生活。 思考:从图上的形势分析,当时有哪些割据政权最有实力、最有可能完成统一北方的使命?(曹操、袁绍) 教师:为了控制和统一北方,曹操和袁绍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官渡之战随之爆发。 展示:“官渡之战”图片 学生:讲述官渡之战的经过 出示表格:(学生填表,落实知识点) 官渡之战 时间 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 袁绍和曹操 战争结果 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影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思考:官渡之战曹操胜利的原因: 材料展示: 材料一 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汉朝的命运担心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政治优势。 材料二 三次发布求贤令 ,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他们辅佐曹操成就大业。 材料三 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既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 总结: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2、善于用人,听取许攸的建议,招贤纳士; 3、经济上,注意恢复生产,招募流亡农民屯田,让士兵屯田 过渡:再加上袁绍的骄傲自大,曹操获胜。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在胜利搬师的途中。53岁的曹操写下了著名的《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其“壮心”是统一全国,为此发动了赤壁之战。 教师:官渡之战后,曹操在北方再无敌手,又过了七年,曹操就基本统一了北方。在班师回朝途中,他诗兴大发,写下了著名的诗歌———《龟虽寿》。出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学生齐声朗读)。曹操当年已经53岁了,他还有什么样的“雄心壮志”呢?(学生:统一全国)。 二、赤壁之战: 教师:曹操统一了北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