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512685

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17.《萤火虫》课件 (共40张PPT)

日期:2024-06-1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1876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萤火虫,课件
  • cover
课件40张PPT。萤 火 虫贾祖璋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继续学习说明文知识,掌握有关萤火虫的科普知识。 过程与方法: 1.自主探究,体会说明文语言特点; 2.练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思想感情。 科普宗师———贾祖璋  贾祖璋1901年9月24日出生在浙江海宁。一生从事科普创作、编辑、翻译工作。由于他在清王朝度过了少年时代,目睹并体验了老百姓的种种苦难,深感民智未开国家落后,皆因政治腐败科学不昌明所致。所以他自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走上社会就开始向报刊投寄科普稿件;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和开时书店工作期间,除了编写科学书籍以外,还要忍受着战乱之苦,甚至在日寇的空袭间隙,仍致力于科普创作。新中国成立以后,贾老先后在中国青年-出卷网-和北京科普-出卷网-工作,不料科普-出卷网-在10年“文革”浩劫中被撤销。 贾老特别憎恨弄虚作假沽名吊誉的恶劣作风。贾老把它自己后半生的智慧全部贡献给福建的科普事业,坚持科学的人生观,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为提高民众的科学与文化素质而努力工作。 作者介绍知识链接 萤火虫 鞘翅目萤科昆虫的通称。全世界约20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约54种。小至中型,长而扁平,体壁与鞘翅柔软。前胸背板平坦,常盖住头部。头狭小。眼半圆球形,雄性的眼常大于雌性。腹部7~8节,末端下方有发光器,能发黄绿色光。萤火虫夜间活动,卵、幼虫和蛹也往往能发光,成虫的发光有引诱异性的作用。幼虫和成虫均捕蜗牛和小昆虫为食,喜栖于潮湿温暖草木繁盛的地方。萤火虫在天黑时才开始发光.活动参加者宜用电筒照路,避免直照草堆.萤火虫受电筒照射时可能短暂时间停止,反而找不到它们。故事链接 囊萤夜读 在晋朝时,有家贫学子车胤,每到夏天,为了省下点灯的油钱,捕捉许多萤火虫放在多孔的囊内,利用萤火虫光来看书。最后官拜吏部尚书。以现在的观点看,车胤少年时代必定是一名大“近视”。整体感知提示:本文通过景物描写介绍萤火虫的发祥地,引出幼年在乡间见到萤火虫的情景;介绍了萤火虫从幼虫到蛹到成虫的生长过程;介绍了其发光原理及其作用;最后引起作者的思乡之情。初读课文读准下列各字:摇曳( y è )   纳( nà )凉 蛋壳( k é )  戳( chuō )穿 肺蛭( zhì )   化蛹( yǒng ) 车胤( yìn )  霓( ní )虹 课文结构及内容(1-3段)描写幼时夏夜在乡间所见到的萤火虫,以及与萤火虫有关的游戏。 (4-5段)介绍萤火虫的生活史。 (6段)介绍萤火的来源。 (7段)介绍荧光的作用。 (8-9段)由萤火虫写到对故乡的情思。 通过阅读你认为课文主要写了与萤火虫有关的哪些内容?你认为最主要的是哪些内容?  课文首先写了夏夜萤火虫纷飞的美景;其次写了幼时夏夜捉萤火虫的趣事;然后写萤火虫的起源、生活习性、发光原理和萤火的利用;最后由萤火虫联想到自己家乡,引直对家乡的怀念。   其中最主要的是写萤火虫的起源、生活习性、发光原理和萤火的利用的情况。 1、第一段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语言生动形象。2、其表达效果如何? 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3、这样的表达方式称之为什么?这种表达方式称为描写。自主探究4、第二、三段写了夏夜的哪些童年趣事?  写了四件小事。①向萤火虫唱儿歌。②用芭蕉扇拍萤火虫。③用脚拖萤火虫划光线。④做萤光小灯笼。  写这些事饱含对童年生活的深情,趣味十足;在为种美好的回忆中自然引出下文对萤火虫的说明。 5、作者写这些事的用意是什么? 阅读四、五、六、七段回答下列问题6、对于“腐草为萤”的说法作者持什么观点?这体现了作者的什么精神?   作者对这种说法持否定态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