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517998

第九课 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课件

日期:2024-06-1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14249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九,春秋战国,思想,文化,科技,课件
  • cover
课件20张PPT。第9课 春秋战国的 思想文化与科技什么是诸子百家、百家争鸣?诸子百家是否有一百家?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 百家争鸣是各家学派纷纷发表自己的不同的见解,互相争论批评。想一想:孔子春秋孟子战国《论语》《孟子》老子春秋《道德经》庄子《庄子》战国法家韩非子 战国《墨子》道 家儒家墨家墨子 春秋战国之际《韩非子》一、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年鲁国人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儒家一、孔子1、伟大的思想家思想“仁”:爱心与同情心“礼”:行为规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阅读卡片:仁者爱人一、孔子1、伟大的思想家思想“仁”:爱心与同情心“礼”:行为规范“中庸”思想为政以德核心阅读卡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用政令、法令来治理国家,用刑罚来管理百姓,百姓只因为害怕受惩罚而不去犯罪,却没有羞耻之心; 用道德来治理国家,用礼制去规范他们的行为,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一、孔子2、伟大的教育家思想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因材施教教学方法阅读卡片: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复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学思结合★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二、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鲁国人。 儒家思想仁政思想孟子1、仁政的主要思想是什么?所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民贵君轻”强调了人的重要作用,人心向背是政权兴亡、战争成败的关键。二、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鲁国人。 儒家思想仁政思想重视人的作用做人要有骨气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三、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1.朴素的辩证思想 (事物是相对的,物极必反) 2. “无为而治” 3.向往“小国寡民”的社会生活 道家 姓李,名耳,字聃, 春秋后期楚国人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四、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无为”的道家思想。 道家战国中期宋国人五、韩非子 战国末期 法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认为历史是发展变化的,主张“法治”,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君主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六、墨子 墨家兼爱非攻举贤节俭重视实践孔子春秋仁和礼、中庸思想、为政以德;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方法、学思结合孟子战国《论语》《孟子》仁政、主张“民贵君轻”、重视人的作用、做人要有骨气老子春秋《道德经》朴素的辨证法、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庄子《庄子》战国进一步发展老子的“无为”思想法家韩非子 战国《墨子》历史是发展变化的、“法治”、建立中央集权制度道 家儒家墨家墨子 春秋战国之际《韩非子》非攻、兼爱、举贤、节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移,贫贱不能屈。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下列的名言名句是谁说的?———孔子 ———孟子———孟子———老子———孔子6、惩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 以上名言名句各反映了他们的什么思想?1.到校园走走,我们很容易发现有很多同学乱扔垃圾,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你,你会采用哪家的思想来对此加以管理呢? 2.“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反映了哪家的谁的什么思想?学以致用 参与管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