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奔马图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与艺术成就,感受徐悲鸿笔下的奔马的艺术特点与精神内涵。2、比较分析,了解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现实中的马不同的特点,并临摹感受。3、提高美术观察与欣赏能力,加深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 2学情分析 本课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五年多的训练,美术基础知识扎实,从三年级开始有中国画的课程,对中国画有了一定的了解。 3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感悟徐悲鸿奔马作品的精神内涵。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北京荣宝拍卖2010秋季艺术品《奔马图》,请学生竞猜成交价。作者是谁? (2)教师总结板书课题:《徐悲鸿与奔马》 活动2【讲授】2、了解画家的艺术人生。 2、了解画家的艺术人生。 活动3【活动】3、欣赏分析,共同探究 (1)通过视频播放,欣赏马奔跑的动态,感受马的文化,了解马的造型结构。 (2)欣赏徐悲鸿奔马系列图,感受徐悲鸿结构严谨,用笔纵放淋漓的画面中,把马的形体表现得十分强健而丰腴,纵横驰骋,气势磅礴,观之使人倍感精神振奋。 学生交流,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自然界中的奔马有什么异同点? (3)欣赏雕塑《铜奔马》,感知无比高超的技艺将马踏飞燕这一惊心动魄的刹那表现得淋漓尽致。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反衬出奔马的神骏,设想奇绝,堪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千古绝唱。 学生探讨,徐悲鸿笔下奔马的姿态与雕塑《铜奔马》中马的姿态优什么不同? (4)欣赏郎世宁《八骏图》局部,马的形体结构、皮毛质感、体积空间都画得细腻逼真。感受中西绘画手法的融合。 学生分析,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郎世宁笔下的马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不同? (5)概括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点。 (6)感悟徐悲鸿的艺术思想,他曾说:“我画马,其实也牵着思想的马。只要出笔,便会情动于衷。” 活动4【练习】4、掌握方法,尝试体验 (1)出示徐悲鸿画马步骤图,分步骤讲解怎样用笔用墨。 (2)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感知用笔用墨。 (3)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大胆表现,画出自己心中的奔马。 活动5【练习】 5、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1)教师设想多种形式展示学生的作品。 (2)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来加强对作品的理解。 (3)课后收集奔马作品进行欣赏与临摹,体验用不同的表现方法进行表现。 课件25张PPT。 奔马图徐悲鸿提问:现在请一位小朋友告诉我, 刚刚在视频中,徐悲鸿的作品什么最为杰出,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独树一帜?徐悲鸿,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 被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奔马图看到这些奔马,你有什么感受呢?潇洒自由强劲 有力气势磅礴康有为晚清时期著名政治家,革命家 教育家 思想家 ?文学家精深华妙 隐秀雄奇 独步中国 无以为偶想一想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自然中的奔马一样吗?3、结构特点突出1、立体效果强2、造型表现夸张说一说描述徐悲鸿笔下马奔跑的姿态,说说他们与雕塑《铜奔马》中的马的表现形式有什么不同特点? 豪放的泼墨 劲秀的线描 头部使用明暗 骨骼肌肉结构 强烈的立体效果大胆的想象力 铜铸技术技艺精湛 骨骼肌肉逼真细腻 想一想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郎世宁笔下的马在表现马的立体感上面有什么不同?写意工笔郎世宁:用墨勾出外轮廓,再层层染出明暗变化和结构变化,体现出立体的感觉,细腻逼真。 徐悲鸿:用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