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526114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谈语言》导学案(教师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8次 大小:161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0课
  • cover
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稿 班 组 号学生姓名: 序号 日期 执笔 八年语文组 审核 四、理解并抄写生词。 课题 《谈语言》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结构,掌握文章的内容;了解语言学家所谈的关于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 2、体味文章清晰的脉络;教育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教师教法 课上交流助学 学生学法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作品语言的魅力。 一、释题:“谈语言”是一个论题式标题,题目交代了本文的议论对象———语言。本文是一篇谈话录,是作者接受《新闻与成才》杂志记者采访时的谈话记录,后收入山东教育-出卷网-出版的《王力文集》。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文章共12个自然段,阐述的是“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的中心论点。课文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而是化解为两个分论点,课文脉络清晰,请列出全文的结构提纲:全文的结构提纲如下: 第一部分(1 自然段),爱好写作的人应当爱语言,掌握好语言。 第二部分(2~5 自然段),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第一层(2 自然段),某些人华而不实,弄巧成拙。 第二层(3~4 自然段),例证某些人的华而不实,弄巧成拙。第三层(5 自然段),朱自清的文章做作的不好,朴实的好。 第三部分(6~12 自然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第一层(6、7 自然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第二层(8、9 自然段),例证某些用语的不规范。第三层(10 自然段),既要规范,又要大众化。 第四层(11 自然段),不应以“约定俗成”反对规范化。第五层(12 自然段),规范的标准是发展的。 细细品 读课文,紧紧围绕这一部分的“主要问题”,积极采用自主学习、同桌互议、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赏析课文内容。 重点 目标1 难点 目标2 其他项目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朗读、合作、探究。 教师教法 课前预习导学 学生学法 引导学生自学,及时完成所布置的预习任务。 一、引语: 听故事找毛病:小红给在外地工作的妈妈写信:“亲爱的妈妈,好久不见了,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现在我的成绩是日新月异,老师对我的关怀是无所不至。……祝你健康快乐,永垂不朽!”你觉得哪些词语用的不当找出来?二、走近作者:本文作者王力,字了一,广西人,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杰出的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和诗人。论点是“书面语言应当是规范化的语言”,又重点谈了运用语言的两条基本原则,告诫人们应当重视语言使用的基本原则。本文逐层深入来剖析论点,文章的结构也很完整,脉络很清晰。三、学习生字:时髦(  )弄巧成拙(  )圩堤(  ) 娓娓动听(  )斟酌(  ) 以讹传讹(  )假设(  ) 混蛋(  )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借助工具书,查找资料对课文进行预习。 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自主·合作·探究 互助·相长·共享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 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稿 班 组 号学生姓名: 三、合作探究:为了能以理服人,作者在文中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本文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1.第 3 段: 本篇报道中的不准确的句子“故作姿态”; 2.第 4 段中对“七月流火”的误用; 3.朱自清晚年作品与早年作品的比较; (以上三例证明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4.第 6 段:发言与记录的区别; 5.对“最好水平”的病因分析;6.第 9 段:对“不以为然”意思的误解。 (以上三例说明书面语应规范化) C.编织我童年美丽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D.彭德怀边走边说:“少奇同志,快问问那个睡着的小同志,周团长去什么地方了”?4、(宁夏中考)将下面备选的①②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